時間:2023-08-12|瀏覽:264
盡管主力吸籌的動作可能比較隱蔽,成交量變化的規律性并不明顯,但也不是無蹤可覓。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觀察成交量均線。如果成交量在均線附近頻繁震動,股價上漲時成交量超出均線較多,而股價下跌時成交量低于均線較多,則該股就是密切關注的對象。這表明,籌碼正在連續不斷地集中到主力手中。
在成交量波幅不大的日子里,可以觀察15分鐘、30分鐘、60分鐘圖,如果有類似情況出現,同樣有可能是主力吸籌的結果。
需要注意的是,從成交量的變化尋找“黑馬”時,必須結合股價的變化進行分析。因為絕大部分股票中都有一些大戶,他們的短線進出同樣會導致成交量出現波動,關鍵是要把這種隨機買賣所造成的波動與主力有意吸納造成的波動區分開來。
隨機性波動不存在刻意打壓股價的問題,成交量放出時股價容易出現跳躍式上升,而主力吸籌必然要壓低買價,因此股價和成交量的上升有一定的連續性。依據這一原理,可以在成交量變化和股價漲跌之間建立某種聯系,通過技術手段過濾掉那些股價跳躍式的成交量放大,了解真實的籌碼集中情況。
目前市面上流行多種分析指標,不過一般來說,這種指標使用的范圍越窄,效果就越好,因為一旦傳播開來,容易被主力反技術操作。但無論如何,上述原理卻是永恒適用的,因為主力無論如何掩飾,集中籌碼是根本目標。
成交量堆積是另一個重要的觀察對象,它對于判斷主力的建倉成本有著重要作用。除了剛上市的新股外,大部分股票都有一個密集成交區域,股價要突破該區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它也就成為主力重要的建倉區域,往往可以在此處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收集到大量籌碼。
那些剛剛突破歷史上重要套牢區,并且在以下區域內累積成交量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就非常值得關注,因為它表明新介入主力的實力遠勝于以往,其建倉成本亦較高,如果后市沒有較大空間的話,大資金是不會輕易為場內資金解套的。
但如果累積成交量并不大,即所謂“輕松過頂”,則需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往往系原有主力所為,由于籌碼已有大量積累,使得拉抬較為輕松。盡管這并不一定意味著股價不能創出新高,但無疑主力的成本比表面看到的要低一些,因此操作時需要更加重視風險控制,股市整體走勢趨弱時尤其需要謹慎。
需要指出的是,在主力開始建倉后,某一區域的成交量越密集,則主力的建倉成本就越靠近這一區域,因為無論是真實買入還是主力對敲,均需耗費成本,密集成交區也就是主力最重要的成本區,累積成交量和換手率越高,則主力的籌碼積累就越充分,而且往往實力也較強,此類股票一旦時機成熟,往往有可能一鳴驚人,成為一匹“超級大牛股”!
量在價先,成交量的變化,終究要在股價上反映出來。
1、高價區出現巨量而股價變動不大的股票莫追進。 2、關注成交量的圓弧底,一旦成交量逐步放大且股價小幅上揚,可以買進。 3、上漲途中,若成交量隨之放大,價格保持連續上漲,則上升趨勢不變。 4、上漲途中,出現成交量隨之大幅度擴增,但價格卻并不持續上升,則表明阻力加大,這是反轉的征兆。 5、在下跌趨勢中,若成交量有放大現象,但價格下跌趨緩,說明下方支撐力度增加,為反彈的征兆。 6、在下跌趨勢中,成交量若有放大現象,表明拋壓并未減少,而價格保持下跌,則下跌形態不變。
總結:無論哪種指標都不是萬能的,要結合大趨勢,選擇合適的機會進場,并學會適時賣出。頻繁操作不是好策略,一年做幾次就夠了。了解自己不是操盤手,要謹慎操作。
熱點:證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