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2|瀏覽:282
今年5月,我和一些風投圈的朋友一起吃飯時,他們這樣說道。一開始我并沒有太在意,但最近一位以前在比特幣圈有影響力的人告訴我,他們已經開設了一個“鞋交所”。這位前輩曾經經營過交易所,在最輝煌的時候持有近10,000枚比特幣。
一雙鞋1700萬美元?沒聽錯,確實是1700萬美元!這是有記錄以來最昂貴的球鞋交易記錄。
例如,2017年阿迪達斯推出的價值不到2000元的350V2白斑馬椰子鞋,僅一周時間價格就迅速飆升至1萬元以上。耐克也曾推出過FFWHITExNikeBlazerMid彩虹配色鞋,售價僅為899元,但在淘寶上的價格曾一度飆升到8000元。
在一個群聊中,我偶然間看到一位大佬問道:“擁有100個比特幣足夠進場炒鞋嗎?”接著他補充說,如果掙錢了,他打算拿出500個比特幣來繼續炒鞋。我們就近目睹了這位比特幣圈的大佬豪擲一億進場炒鞋的場面。
隨后,他還曬出了他的數字貨幣持有賬戶(其中大部分是多年前通過挖礦獲得的)。
總結一下:比特幣是一種消耗電力的加密字符串,而球鞋是一種消耗資源的品牌。比特幣有稀缺性,總發行量限制在2160萬枚,而球鞋則是限量款。比特幣是分布式記賬和去中心化的,而球鞋更傾向于在民間市場流通和零售。比特幣的使用憑借全球交易和人們對其的信任,而球鞋則是通過品牌推廣和人們對其的信任。
盡管在概念上,比特幣的品牌價值高于球鞋。實際上,兩者都是被囤積起來的,都是限量商品,都受到資金推動,而其受眾都相信它們能夠賺錢。所以,一個三萬元的鞋子肯定不是用來穿的,同樣,六萬元的比特幣也不是用來花費的。簡單來說,它們的共同目的是:賺錢。
比特幣的原理是通過挖礦獲得的,同時它也是一種加密貨幣,也可以用作一種支付方式,因為它本身具有很高的價值,并在全球范圍內流通。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看好比特幣,并用它來購買房屋、汽車和其他物品。在國外,比特幣已經成為了一種主要的支付方式,大約有40%的人口使用比特幣支付,可見其價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