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1|瀏覽:264
在美國市場,一些機構已經獲得了數字資產交易、托管和經紀業務所需的牌照。然而,由于美國證券法將可交易的數字資產限制為另類資產,并且限制非常嚴格,所以盡管這些機構已經獲得了牌照,美國的STO業務仍未啟動。限制用戶參與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只有合格投資者購買數字資產并持有一年后才能自由交易。因此,資產提供者沒有強烈的動力將資產通證化以增加流動性。目前,新加坡和香港的數字資產交易所同樣只能服務機構和合格投資者,并且可通證化的資產類型尚不確定。因此,在這兩個地區,數字資產交易所能夠交易的產品和交易量仍然是未知的。從美國STO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并不樂觀。
在可交易的數字資產類型方面,目前市場上認為不動產、私募股權和私募基金是受看好的種類。不動產的特點非常個性化,難以直接將其所有權進行系統化交易。一些大型商業地產可以特別適合新加坡和香港這兩個地區。私募股權的通證化交易在技術支持方面沒有問題,但根據監管法律,私募股權能否以數字化形式在機構和合格投資者之間交易仍有待確認。而私募基金的通證化可能是更可行的數字金融產品,但總體規模有限,能否支持多個數字資產交易所的業務發展還需考慮。
除了比特幣和以太坊,游戲行業是另一個能夠生成虛擬資產的行業。我認為游戲行業是加密數字金融業務的最佳選擇。然而,即使游戲行業產生了可交易的虛擬資產,這些資產是否適合在數字資產交易所交易,以及技術是否具有互操作性以及是否符合監管要求,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加密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基本要求是國際化。比特幣體系是全球范圍內運行的,任何用戶都可以隨意加入和離開。加密數字資產交易所的底層技術基于分布式記賬技術,從技術角度上說,可以觸及全球任何用戶。然而,在監管和組織形式方面,目前的數字資產交易所仍然是區域性的。為了將交易業務擴展到全球范圍,組織形式必須進行改變。一家獨營的模式將讓位于會員聯盟的組織。Diem協會是以這種方式發展的,盡管由Facebook發起,但它將其設計為平等加入的會員制組織,并在實際推進中真正執行。因此,在全球范圍內,Diem協會在組織方面有很好的擴展機制,并且在技術底層有區塊鏈支持,并使用Diem數字穩定幣進行交易。這樣的生態系統在技術、交易媒介和組織形式方面都采取了正確的策略。未來數字資產交易所的發展肯定會采用類似的模式,沒有這樣的組織形式,一家區域性數字資產交易所很難長期持續發展。
熱點:數字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