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1|瀏覽:275
現如今是低收入高負債的時代,70后和80后人在投資,90后人在負債,而90后的父母則在為孩子的債務負擔。大公司割了今天的韭菜,還在繼續(xù)割未來的韭菜。互聯網沒有錯,錯的是你用很少成本就用國家的資本割了未來的韭菜。你割了之后,未來來了,發(fā)現韭菜早就被割完了,這樣怎么行?當所有人都透支了未來,誰還能消費市場?底層永遠是大佬的韭菜,無形中割得你入不敷出!
最近,剛剛上市不久、備受矚目的千億市值的盲盒公司股價突然暴跌。對于不參與盲盒的人來說,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甚至被認為是智商稅。
泡泡瑪特通過盲盒生意在3年內賺取了20億,它的崛起正好趕上了潮流玩具盲盒市場的爆發(fā)期。在2016年之前,泡泡瑪特還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零售玩具店,但在短短的3年時間里,它不僅實現了近20億的年收入,還成功上市,并成為了潮玩界的網紅品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他們在2016年推出的爆款產品——盲盒。
那么什么是盲盒?為什么能夠深深吸引年輕人的錢包呢?
盲盒指的是一種使用不透明盒子包裝、外面沒有標注內容的產品。消費者無法看出盒子里面裝的是什么,因此才被稱為盲盒。盒子里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產品,或者是設計師獨立設計的玩偶。
年輕人對盲盒消費非常瘋狂。根據2019年8月天貓發(fā)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在95后最燒錢的愛好中排名第一。每年有20萬鐵桿玩家,他們在盲盒上的花費超過2萬塊。有些消費者甚至每年花費上百萬。
2020年兒童節(jié),拼多多的數據統計顯示,盲盒在十大熱銷商品中排名第二。
實際上,年輕人購買盲盒更多是出于個性、潮流和陪伴等附加價值的追求。泡泡瑪特推出的潮玩產品不僅外形吸引人,而且更注重情感價值,比如陪伴、治愈和自我滿足,從而牢牢占據了年輕人的心智,并在他們心中留下了“盲盒即泡泡瑪特”的印象。
近日,新華社發(fā)表文章評價了盲盒經濟,文章稱盲盒不僅僅是一個經濟現象,還反映了當下中國年輕人,特別是“95后”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狀態(tài)。在驚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熱所帶來的上癮和賭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費。許多盲盒愛好者每個月都要花費大量的錢,正如俗話所說,“一旦開始買盲盒,就像掉進了深不見底的海洋,錢包變得毫無價值”。但是我認為這并不是韭菜們的心理問題,而是你想方設法割剩下的我。
專家建議,家長和老師應引導未成年人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避免誤入消費陷阱。同時,監(jiān)管部門應進一步規(guī)范盲盒銷售模式,避免其畸形發(fā)展,給社會和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
其實,為了騙你,騙子們可是非常拼命努力學習的。遼寧沈陽警方打掉一個股票推薦詐騙團伙時,他們發(fā)現騙子的電腦上貼滿了關于暴富和冷靜思考的提示紙條,時刻提醒自己目標和所需的品質。
許多騙子的窩點甚至還發(fā)現了偵探類的書籍。看吧,騙子們都這么努力了,那你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如何避免被騙呢?
上癮和透支都是被硬生生剝奪出來的。無論是參與投資市場還是貨幣市場,對待燒錢的愛好,我們都應保持正確的觀念。如果沒有利益,就沒有韭菜,我們可以為快樂買單,但不應該為沖動買單。不應該將閑置的錢投入到不必要的投資中。
請注意,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