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1|瀏覽:241
挖礦是比特幣網絡中的一種機制,通過獎勵比特幣激勵參與者加入網絡,參與挖礦的礦工們通過貢獻算力來競爭記賬權,獲得比特幣獎勵。
不論個人還是公司參與挖礦,都需要評估風險收益比,仔細研究挖礦的成本、收益和風險等要素。
挖礦的成本主要包括礦機成本、電力成本、維護成本和場地成本。收益主要來自區塊鏈獎勵和記賬手續費獎勵。挖礦的風險包括幣價下跌、收益降低、政策和技術風險。根據幣價和算力的不同,一臺比特幣礦機的回本周期大約在200到300天之間。
目前,挖礦已經進入規模化、專業化時代。對于上市的礦企而言,在承壓和抗風險能力較強的情況下,幣價的波動對其影響更為明顯。
挖礦收入與比特幣價格成正比。如果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挖礦利潤將非常豐厚。據英國礦企ArgoBlockchain報告,10月的平均挖礦利潤率為40%,11月則為57%。
隨著比特幣價格上漲,礦企的股價也有亮眼表現。截至11月底的數據顯示,比特幣礦業公司Riot和Marathon的股價漲幅分別為492%和387%。
加密研究公司Arcane的開發人員TorkelRogstad表示,進行比特幣挖礦的回報可能是巨大的。礦業公司股價上漲可能是傳統投資者在購買比特幣受限時的替代方式。
比特幣持續上漲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機構化的結果,但比特幣挖礦行業的機構化也越來越明顯。
印比特聯合創始人朱砝指出,未來礦業發展趨勢是機構化、合規化和能源主導,礦場的話語權增大,礦機商的話語權變小。比特幣挖礦行業實際上是越來越大的,散戶投資者不需要與機構投資者爭奪資源,可以選擇相對穩定、全年合規的礦場投資。
江卓爾也指出,挖礦的風險較低,但越來越專業化和規模化,散戶難以參與。參與挖礦需要將其看作一種經營行為而不是投資行為,并且要留存挖出的幣。在牛市中,挖礦會變得越來越緩慢而持久,持幣也會更加痛苦,挖礦適合慢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