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0|瀏覽:272
最近,“波場生態”官方稱遭到不明黑客攻擊,導致系統數據丟失且無法正常核算收益,需要技術團隊全力修復。對于這個原因,大家無疑已經能夠猜到“波場生態”的結局。這個公告實際上是在告訴大家,他們要跑路了,投資者們需要做好準備。
據說“波場生態”項目已經有兩年的歷史了。該項目聲稱源起于波場超級代表真正投票,于2018年8月在國內市場開始,一直低調無太多宣傳。其目標是規劃2023年社區的發展,非ZJP,回報也不過分高。該項目以波場投票收益和各大交易平臺的量化收益為保證,同時將幣池托管在火幣礦池中。
該項目的收益來源主要有四部分:一是節點轉賬算力手續費和出塊獎勵的月分紅收益,占全體收益的1/27;二是超級節點方(國際前兩大交易所)的月量化20%收益;三是澳門菠菜的月收益8%;四是DAPP出租的收益1%。以上這些合計造血的利潤超過了30%。
該項目還設有管理獎、推薦獎、領導獎以及投票收益等。可以看出,收益非常可觀,但并未過分夸大。購買代幣后參與投票,并拉人入局即可獲得高額收益,無非就是讓資金生息。
這種資金盤存在的理由通常都是被黑客攻擊,攻擊時將數據全部清除,所謂的黑客很有可能就是項目方自己搞得。因為一旦公布被黑客攻擊,意味著項目即將崩盤。即使受到攻擊,項目方也不會公開,因為這種公告很容易引起恐慌。他們不是想跑路,就是準備設下新的套路繼續騙取用戶充值。
近年來,許多項目都是利用各種熱門幣來進行資金盤騙局,比如EOS生態、XRP生態等等。波場生態也是一樣的套路,投資者通過交易所購買代幣,然后充入所謂的“波場生態”,以每日賺取百分之幾的利息。這無疑是一個典型的資金盤模式,利用小白們對行情不了解的心態來達到騙人投資的目的。
實際上,這只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騙局。接下來可能是攻擊導致巨大損失,無法修復用戶數據,然后要求重新投資才能解凍之前的資產。這樣的套路很常見,無非是換個花樣再回來割韭菜而已。
不過還是那句話,當盤子還沒有崩盤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會聽取預警,因為他們覺得自己還能賺錢,不會相信這個盤子會崩。他們也不相信自己會成為最后填坑的人。人們通常都有僥幸心理。等到崩盤了,錢拿不回來,才會后悔,但那時已經太晚了。因此,在選擇項目時一定要不貪心,適可而止。
熱點: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