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6|瀏覽:265
云算力類似于資產證券化。以比特幣挖礦為例,挖礦本質上是一種制造業,通過算力設備消耗電力挖出比特幣。目前全球每天產出的比特幣總量約為900個,全部都是通過挖礦獲得的。如果想投資比特幣的挖礦,需要購買礦機。由于制造業的規模效應和礦場更偏向于大客戶,購買礦機通常需要以50臺或100臺為起點。根據螞蟻S19礦機(95Thash算力)或S19pro(110T算力)為例,100臺礦機的總算力約為10P。購買成本通常在50臺需要100萬元以上,100臺需要200萬元以上。因此,這個投資門檻讓許多人望而卻步。因此出現了云算力的概念。
以我擁有100P算力設備進行挖礦為例,相當于擁有1000臺S19礦機?,F在如果我需要快速變現,該如何做呢?一種方法是將算力切割為10萬份,每份擁有1T算力,并設定一個周期比如一年。然后每天所挖出的幣都會打入購買算力的人的賬戶。這樣,散戶可以用較少的資金參與挖礦,而大戶或機構可以快速變現,實現雙贏。這類似于資產證券化的概念。業內對此通常稱之為云算力。
然而,云算力也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算力銷售需要依賴一個中心化平臺,而這個平臺可能存在風險。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聲稱擁有算力,但實際上并沒有購買足夠的設備,他是否仍能每天正常向客戶提供挖礦獲得的幣呢?實際上他只需從銷售所得的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來買幣發給客戶即可。因此,云算力業務存在龐氏騙局的風險。只有確保存在足夠的礦機,云算力公司的運營模式才有可能良性循環。否則就會出現上述情況,因此在購買云算力時必須選擇業內知名、能夠查看算力設備數量、礦場和運營情況的平臺。
目前,比特幣挖礦成本約占挖礦收入的25%左右,波動在30%上下。也就是說,挖出1個比特幣,扣除電費等成本后,基本都是利潤。
將云算力進行NFT化,即將其轉化為非同質化通證(NFT)。之所以選擇NFT而不是普通的代幣,是因為云算力擁有者的算力數量、時間周期和所選擇的廠商可能都不同??梢詫⒌盅涸谠扑懔ι系馁Y金進行NFT鑄造,然后將這些NFT放入二級市場進行交易??雌饋砗苊篮?,但實際上很可能行不通。
首先,這樣的NFT平臺需要合作伙伴是各大礦機廠商。但是對于礦機銷售良好的礦商來說,為什么要和這個新的NFT平臺合作呢?礦商通常擁有充足的資金,可以自己創建一個平臺進行算力銷售,沒有必要通過NFT平臺進行。只有小礦商可能會合作。但是不知名機構的算力產品很容易出問題,不建議購買此類算力,更不建議購買此類算力的NFT。
其次,算力NFT的交易邏輯存在問題。雖然算力已經通過NFT變得更容易銷售,但這個"證券"并不是非常流通,只是變得更容易銷售而已。購買算力NFT的目的通常是為了低價買入高價賣出。買入NFT后,算力將會用于挖礦,而持有算力的時間將決定挖礦的收益。參與挖礦的人通常是長期主義者,希望賺取更多比特幣,而非進行快速的交易盈利。
此外,礦業算力在銷售后通常會提供售后服務,而NFT交易后如何提供售后服務呢?發行NFT的交易平臺并沒有這種能力,因為設備并不屬于交易平臺。
最后,如果有平臺想要進行算力NFT,這是一種創新,應當表示支持。但是需要從比特幣或以太坊的算力開始做起,因為這兩種幣種的業務量大,挖礦模型簡單,業務成熟。如果從像Filecoin這樣的新型存儲類挖礦開始,很容易出現問題。
雖然礦機有二級市場,算力也可以有二級市場,但是否應該通過NFT化來實現,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