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5|瀏覽:276
- 首先,法定數字貨幣可以替代現鈔,節省現金流通的成本,有可能成為第六版人民幣。 - 其次,它能夠強化支付系統的公共屬性,推進普惠金融,讓更多人能夠利用這種支付系統。 - 第三,法定數字貨幣可以保證金融交易的可靠性。 - 第四,它可以精準調節貨幣供應,加強貨幣市場流通的供應。
與此同時,法定數字貨幣也有三個潛在的風險:
- 首先,它可能削弱商業銀行的信貸能力和盈利能力。 - 第二,它更容易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 第三,因為數字貨幣的引入,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會快速擴大,大量存款會流向中央銀行,這樣中央銀行將承擔更直接的責任。
李禮輝表示,數字貨幣對經濟生活的影響包括去除現金流通,讓日常生活更簡單,同時也有助于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此外,數字貨幣的出現也能減少中介環節,使金融競爭更充分。
對于其他機構發行的數字貨幣,李禮輝認為,要滿足五個方面的要素才能獲得信任:
- 具有公眾信任機構的信任背書。 - 具有商業價值的客戶規模。 - 具有可靠的機關交易和支付平臺。 - 具有可審計的金融資產支撐。 - 具有行政許可的市場準入。
李禮輝認為,目前區塊鏈技術發展還存在瓶頸,需要突破規模化可靠應用的難題,包括隱私計算技術、真實性監督機制、智能合約技術、密鑰技術、多元化技術平臺集成以及應用程序的可靠性。他表示,中國在區塊鏈專利申請方面已經很出色,在高價值領域也超過了美國,但在底層基礎領域仍存在差距。李禮輝認為,數字技術的平等是數字經濟平等競爭的基礎。
談到比特幣時,李禮輝表示,比特幣是一種公有區塊鏈平臺上的貨幣形式。公有鏈存在技術性缺陷,其中四個問題包括海量數據存儲需要大量空間、數據同步需要高速網絡、節點運行能力和控制能力需要平衡、計算需要大量電能。
與傳統的信息科技技術相比,區塊鏈有兩個突出優勢。首先是數字信任,它通過數學方法解決信任問題,用算法表達規則。其次,它實現了對交易中限制和條件的約束,可以完成自動化執行。此外,區塊鏈還可以防止原始數據篡改,并控制數據泄露的風險。在金融領域,區塊鏈可以構建共同參與的分布式金融賬本,提高效率;還可應用于跨境支付的結算。此外,區塊鏈還能建立數字化的財富管理市場,將實體資產轉化為數字資產,并在數字資產市場進行認證定價和交易;通過證券化,具備收益權和投資價值的數字產品可以按份額交易。
區塊鏈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弱化中介甚至去中介化,它可以直接進行交易,不再需要中介。這對傳統金融業是一個重大挑戰。未來的金融業要發展,必須在新的技術架構下明確金融業的定位。
熱點: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