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4|瀏覽:255
有人認為是Compound在Uniswap上發行代幣并引發了流動性挖礦,才推動了DeFi的發展。但流動性挖礦只是一個導火索,DeFi之所以能夠取得現在的成就,是必然的結果,也可以說是通過長期積累得來的,既讓人猝不及防,又是在預料之中。
然而,以太坊DeFi雖然火爆,但也面臨著致命的瓶頸。DeFi已經存在了近6年,從2014年MakerDAO成立以來,我們可以說這是DeFi的雛形。隨著基于以太坊的DeFi協議的不斷搭建,以太坊的承載能力和效率問題逐漸暴露。
許多用戶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開發者們仍然喜歡基于以太坊構建協議,即使以太坊的承載能力差,交易成本高呢?部分原因是出于"歷史原因",另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對以太坊本身的信任。
以太坊在2017年其他公鏈技術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就開始支持各種代幣發行,因此以太坊成為了擁有最多代幣種類和價值最高的公鏈。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以太坊在代幣種類、數量和資金沉淀方面具有其他鏈無法比擬的優勢,因此以太坊的鏈上流動性相對充足。
此外,以太坊的構架和安全性對得起"天王公鏈"的稱號,開發者已經熟悉并信任以太坊。
綜上所述,盡管以太坊的效率低下,交易費用昂貴,但開發者們仍然樂此不疲地將DeFi部署在以太坊上。因此,用戶對以太坊DeFi的體驗不佳,一直備受詬病。目前許多用戶面臨的困境是,我不想使用,但我不得不使用。
從改善以太坊效率的角度來看,短期內將希望寄托在ETH2.0上是不太可能的。目前最受關注的以Matic為代表的Layer2已經開始實踐,但這類Layer2協議面臨著是否有足夠生態支持以及難以擺脫以太坊本身的問題。開發者認為將DeFi遷移到Layer2意味著需要修改代碼,這需要相當多的審計和維護成本。而用戶在以太坊主鏈和Layer2鏈上很難做出選擇。這一系列原因導致Layer2這條"高速公路"沒有太多用戶。
在DeFi領域中,需要的是提供豐富、可流動且可共識的資產種類,并能高效、低成本地完成各種交易的系統。而Serum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這個僵局。一方面,Serum依托Solana的底層優勢,另一方面,它具備成熟可行的跨鏈技術。
在今年8月30日,Solana公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SerumDEX上線備受關注,至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Serum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并且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Serum項目得到了Solana、Kyber、CMS、3Commas、Compound創始人Robert Leshner等
熱點: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