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瀏覽:262
大部分人在比特幣這幾年的折騰中并沒有賺到比特幣,拿比特幣似乎是幣圈的共識。但是實際上持有比特幣的人很少,持有50%以上比特幣的更是少之又少。
金融市場中,人們總是打著長期的旗號進行短期博弈。他們可能會選擇兩小時后可能會給100%收益的投資,而不管可能性有多少。時間的拉長放大了不確定性,但是人們更容易低估短期不確定性的風險。
人們喜歡短期投資,不愿意等待。這種短期投資的信條貫穿著散戶的全部投資,越來越快,越來越短。但是比特幣的長期價值卻深深地烙印在人們心中,盡管有時候并不會想到它。
比特幣的長期信條是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國際支付低效率、跨境支付高成本、互聯網時代需要新黃金以及人們對科技的信任大過對人性的信任等問題。
而對于DeFi和以太坊也可以套用同樣的邏輯。DeFi之所以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是因為人們對交易所的不信任,但是仍然有交易需求、借貸需求和理財需求。
比特幣之所以被人們需要,是因為有人不信銀行、不信美聯儲、不信大機構、不信信托信基金信保險。在國內,金融體系的穩定性讓人們難以理解比特幣。
整個加密貨幣生態的崛起是因為幾乎所有行業都在互聯網上進行了“翻新”,只有金融行業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被“翻新”。然而,比特幣卻選擇了打破這個格局。
加密貨幣的未來發展會形成新的利益固化,可能會形成新的壟斷。雖然沒有一個富人愿意革自己的命做慈善,也沒有一個窮人革完命之后對財富不心動,但是比特幣市場相對于傳統行業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
在比特幣市場中,人們的投資行為實際上都是在比特幣的基礎上加滿了杠桿。整個市場的圣杯是加密貨幣市場整體市值上移,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比特幣市值占比上漲下跌所帶來的價值輪動和財富效應。
但是長期來看,流動性最終都會匯集到比特幣和其他優質項目上。在未來,市值占比應當在70%左右,并且市值平臺主要也會由比特幣打破。
在這個市場中,有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