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1|瀏覽:261
2015年,JuanBenet成立了協議實驗室ProtocolLabs,專注于IPFS研發。
2016年,ProtocolLabs創建了libp2p、IPLD、multiformats、Orbit四個技術模塊。
2017年,隨著區塊鏈行業進入寒武紀爆發,和區塊鏈精神契合的IPFS,應用場景增長迅速。到2017年6月IPFS協議已儲存了50億份文件。
同一年,ProtocolLabs發布Filecoin白皮書,基于區塊鏈技術和IPFS協議,構建激勵網絡,促進去中心化存儲網絡的發展。
根據CoinList的介紹,Filecoin在2017年眾籌期間募集超過2億美元,參與人數超過2000人。
到2020年,Filecoin通過兩輪太空競賽進行壓力測試,再次開始聚集更多人氣。10月15日,Filecoin主網上線。
Filecoin和比特幣的共識機制不同,導致兩者挖礦模式并不一樣。比特幣采用的是POW機制,礦工節點提供的是計算能力;而Filecoin則是存儲挖礦,礦工節點需要提供存儲容量。
比特幣是數字貨幣的第一大數字貨幣,挖礦模式是POW工作量證明,通過消耗CPU電力和時間來獲得比特幣。最早用家用電腦和顯卡礦機挖,后來有了算力優勢的ASIC礦機專挖比特幣,電腦和顯卡逐步淘汰。但是挖礦市場一直存在電費成本問題,為了節約成本,大部分礦場選擇在水電站或電費低廉的山區。
Filecoin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存儲網絡,讓云存儲變身成了一個算法市場。Filecoin挖礦模式是復制證明+時空證明,Filecoin礦機都是企業級別的硬件,相比比特幣、以太坊礦機,消耗的電量更少,對環境的影響較小。但是Filecoin挖礦對運營維護要求更高,要存放在國家級IDC機房,需要恒溫、恒濕、恒風的環境,硬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師進行24小時的檢測。
挖礦時,Filecoin會向礦工提供檢索收益、存儲收益、區塊獎勵,但存儲礦工需提供一定的質押和Gas費,才能儲存用戶的數據,并且區塊獎勵是線性釋放。可以說,Filecoin的容錯性很低,它的質押機制要求挖礦過程中不能斷網、斷電,否則會罰沒質押的通證。如果想要獲取更多更穩定的收益,需要通過軟件、硬件、運維等方面不斷優化,這需要一定的技術實力和對Filecoin挖礦的深度研究。
簡單來講,比特幣挖礦是指將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交易信息確認,記錄到區塊鏈上形成新區塊的過程。區塊鏈就是一個公開透明的賬本,所有的礦工都是記賬人,每一次爆塊上鏈相當于是在這個賬本上增加一頁賬單。
而Filecoin挖礦,簡單來講就是:礦工獲得存儲訂單,數據密封(耗時最長),扇區密封后生成復制證明,形成有效算力,獲得打包權。之后提交時空證明,獲得出塊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