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1|瀏覽:257
誕生于2008年的比特幣至今已經走過了12個年頭,從一開始的一文不值到如今的大概1.2萬億市值,期間經歷過無數暴漲暴跌,無數次歸零言論,還是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本人在2016年左右才開始關注比特幣,從起初的純投機與質疑中漸漸轉變了心態與認識,開始正視比特幣獨特的價值并打算長期持有。雖然現在還是有很多人不認同比特幣,但圍繞比特幣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生態系統與共識。
從挖礦到交易所,再到以以太坊(Ethereum)為核心的第二代加密貨幣。圍繞區塊鏈也形成了智能合約,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一系列價值鏈,專門生產礦機的嘉楠科技也在美股上市,連華爾街的各大投行與資管公司也紛紛開始探尋加密資產的可能性。總的來說,比特幣暴漲暴跌的行情可能還會出現,但是歸零的概率將會越來越小。
有人也許會說,不論是中國的監管還是美國的監管都對比特幣有很強的質疑,要是他們從政府層面禁止比特幣的使用,比特幣不就會歸零了嗎?這個推論有一定可能性,但不完全正確。比特幣不依賴任何機構,已經在自給自足的體系下安全運行了12年,經歷過各種大風大浪。
本人認為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結構是有很強的抗震復原能力的,我們不談有強信用的大國政府們,就說非洲或者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他們政府信用下的貨幣,不一定會有比特幣擁有的共識強。要是政府倒臺或者持續的高通脹率,他們的貨幣就會一文不值。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目前比特幣的高昂價格已經是普通人無法跨入的門檻,而現在僅僅一臺手機就能開始挖礦了,不需要購買礦機,下載一個APP就可以了,門檻極低幾乎人人都可以參與。挖礦采坑的人也比較多,只要記住的是沒有實體礦場的挖礦都是假的,或者是用高投資回報率來引誘的肯定都是資金盤,因為挖礦一直都是根據幣價和產量再減去電費來算每天挖到的幣。讓他帶你走進挖礦圈,也成為一名區塊鏈的高級礦工。
挖礦屬于一級市場,買幣屬于二級市場,你去交易所去買幣的話,也是別人挖的!那為什么不自己來挖呢?相對來說,挖礦更穩定!
挖礦可吃掉整個牛市,也可以扛住整個熊市。 礦工基本可以吃掉一整段的牛市行情,從魚頭吃到魚身再到魚尾,但炒幣往往吃掉魚頭就跑掉了。礦工的職責就是每天挖礦,永不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