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瀏覽:271
因為Sumswap自稱集各家之所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整合了當下優秀智能合約應用并獨創升級而來,還挺會往自己臉上貼金的!!
看Uniswap搞了三個智能合約,Sumswap也有樣學樣的搞了三個智能合約,結果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連皮毛都沒學到還把自己給出賣了!!
別看Uniswap搞了三個智能合約,但真正用于流動性挖礦,去中心化交易功能的就只有第一個,也就是Uni代幣的智能合約(代幣發行只是智能合約基本的功能之一,算是附屬功能)!!意思就是說代幣發行,流動性挖礦,去中心化交易所功能是集成在一個智能合約里面的!!
這從Uniswap的代幣合約詳情就可以看得出來,標簽標注為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代幣發行量為10億枚,持有地址為24萬個地址,轉賬筆數一共246萬筆(這些就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功能產生的轉賬)!!
而且從最近的轉賬明細中也能看得出來,有添加流動性,代幣兌換(UNI兌USDC)等動作,都是在這個合約里面完成的,由此可見這個合約就是Uniswap真正起作用的合約!!
而其余兩個合約都只是輔助功能而已,其中一個是用于社區投票自治管理的,從其合約詳情可以發現,一共就只有864個轉賬記錄,而且最近一次轉賬是在138天之前的,總不能說這個是Uniswap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合約吧?
而另外一個應該是專門用于代幣鎖倉的,預先分配給團隊等的代幣,通過這個智能合約進行鎖倉,目前一共只有14個轉賬記錄,總不能說這個合約是Uniswap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合約嗎?
所以從始至終Uniswap發揮作用的合約其實就一個,那Sumswap學著搞了三個智能合約又是啥意思呢?按理說所有的功能(發幣,挖礦,交易)都應該集成在第一個Sum代幣智能合約里面(0b1結尾的合約),但是Sumswap項目方卻聲稱真正的項目智能合約是第二個(69e結尾的合約,拿去審計的也是這一個),Sum代幣合約貌似就只發了個幣!!
由于目前Sumswap還在私募中(項目方不承認是私募,還說是預挖,并且投資者的錢在資金池里,項目方拿不走),現在還沒開啟流動性挖礦和去中心化交易,等真正開啟的時候,看看這個合約下的轉賬記錄,就會露出馬腳了!!個人估計這個Sum代幣合約就一個ICO私募功能,就是項目方設定好ETH和Sum幣的兌換比例,投資者打ETH進去自動返Sum幣回來!!
這還不是Sumswap項目的底線,明明所有功能就應該在Sum代幣這個智能合約下完成的(0b1結尾的合約),結果項目方送另外一個智能合約去審計(69e結尾的合約)!!送另一個智能合約去審計就算了,審計報告里面連合約的基本信息都是錯的,這樣的審計報告你覺得有啥用嗎?
69e結尾的智能合約詳情顯示,有合約創建的哈希值,在哪個區塊高度創建的合約,目前經過了多少個區塊確認等(37萬多個)!!結果審計報告里除了合約地址對得上,哈希值和區塊高度都對不上,連智能合約最基本的信息都能錯,這樣的審計報告你敢信嗎?
為
熱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