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瀏覽:256
面對行情的暴跌以及來自監管部門的嚴厲表態,市場對比特幣價格走勢的判斷也出現了分化。一些幣圈投資者依然堅定認為比特幣未來前途可期,表示將適時抄底;但另一些人士則認為,比特幣價值支撐相對薄弱,未來隨著機構投資者大資金的進入,其價格極易被操縱,這也導致其風險將持續增大,不宜盲目跟進。
銀行監控失效?監管圍獵“OTC”交易 上周,三協會下發通知,要求金融機構、支付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為加密貨幣的交易提供服務。有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從表述內容上看,仍是在重申此前的監管要求,但恰逢其時的官宣,也表明了監管的態度,即希望通過切斷加密貨幣交易的最終清算環節,從而杜絕交易的發生。
然而,僅切斷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與加密貨幣的聯系,事實上對加密貨幣交易的影響有限。多位銀行及幣圈人士介紹,幣圈“OTC”業務的存在,使得銀行和支付機構在加密貨幣的交易鏈條中所能起到的資金監測作用形同虛設。財聯社記者獲悉,近期一些地方監管部門已將“OTC”業務提供者納入了打擊范圍。
切斷上游供應鏈挖礦行業備受打擊 不少加密貨幣“玩家”認為,此次中國的監管政策最嚴厲之處在于國務院金融委對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的表態。數據顯示,中國比特幣挖礦算力占全球65%。如果中國全面禁止比特幣的挖礦,相當于打擊了整個比特幣交易的上游供應鏈。該消息一出,比特幣價格便在10分鐘之內下跌超2000美元,跌破40000美元關口。
挖礦被叫停,也直接影響到了上游礦機的售賣及托管服務。近日,加密貨幣交易所火幣網旗下的火幣商城客服發布通知,稱其為配合中國最新的行業監管政策,商城決定暫停為中國大陸境內的用戶提供礦機及衍生服務。對已購買BTC礦機產品(包括“礦機+托管”、“一站式”“無憂挖礦”)的用戶暫停提供礦機托管服務,機器將于5月23日起停電下架。
機構投資者入場高杠桿之下的韭菜收割機 炒幣加杠桿,在幣圈并不足為奇。不過,在此次官方連續表態后,有交易平臺已暫停了杠桿等服務。火幣網今日表示,因為行情波動較大,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針對部分國家和地區新用戶暫時不開通合約、杠桿、ETP等服務。
實際上,在今年的行情里,爆倉者比比皆是。有比特幣“玩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按道理如果比特幣行情波動,此前是有時間補入資金防止爆倉情況出現,但今年的行情確是賬戶極有可能瞬間爆倉,完全沒有補倉的時間。
今年以來,包括特斯拉等國際科技巨頭、高盛等國際投行在內的機構投資者紛紛高調表態,看多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但真實交易卻更加慘烈,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都有可能瞬間被大資金拉爆倉。
“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募集基金等形式籌得大量的資金,加上數百倍的杠桿,極容易操縱比特幣價格。在這一過程中,機構投資者賺取了超額利潤,但對于大多數散戶而言,則是反復被‘割韭菜的過程。”夏平表示。
對于機構投資者的進入,市場的觀點也呈現兩極分化。一些幣圈投資者認為,機構投資者入場從長期來看是件好事,因為更多機構投資者的進入將意味著比特幣交易的廣度和深度都將被拓展。但也要有一些人士認為,比特幣從頭至尾就是一場泡沫,支持監管取締相關交易。
全球央行口頭警告比特幣末日來臨? 除了中國監管部門之外,全球其他國家的央行和財政部對比特幣也表現出一致的審慎態度。有業內人士直言,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出爾反爾”言論導致比特幣行情的大漲大跌,是各國央行再度關注比特幣交易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
繼中國之后,歐洲央行副行長金多斯曾在5月19日發聲稱,由于難以識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