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瀏覽:261
長期以來,關注虛擬加密幣領域的人們達成了一個一致的看法,即比特幣2010年才出現交易價格。最初比特幣的價格大約為0.0025美元。與2021年5月27日的高價3.94萬美元相比,比特幣的價格在過去的11年里增長了超過1576萬倍。
比特幣的價格波動一直較為劇烈,總體來說經歷了兩次大的高低谷波動。第一次是在2013年11月,比特幣價格達到近1000美元,但在2015年9月一路下跌,最低跌至200美元。第二次是在2017年3月,比特幣價格首次超過一盎司黃金的價格,并在當年12月創下了19875美元的歷史高點,隨后進入近三年的低迷期,2018年底價格跌至3000美元。
中國是全球三大礦機巨頭之一,并且擁有最多的礦工。許多中國人參與過比特幣的交易,但目前持有比特幣的中國人可能并不多。
比特幣背后的玩家已經發生了變化,主要由華爾街機構主導,不能簡單地說這是一個泡沫。現在的比特幣價格游戲與早期比特幣有所不同。早期比特幣交易市場的參與者大多是個人投資者,其中一些人還是技術信仰者。他們計劃長期持有比特幣而不賣出,資金規模較小,因此比特幣的價格經常出現砸盤和拉升的情況。而現在比特幣已經成為華爾街機構對抗通脹的金融工具。
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央行大量放水,導致投資者對抗通脹資產的需求增加。在寬松的貨幣政策下,全球通脹預期上升,市場對抗通脹資產的需求大幅增加。為什么投資者選擇比特幣作為對抗通脹的工具?與經濟周期、市場周期、庫存周期、突發疫情等實體經濟情況關系不大,與市場上的貨幣多少有關。與一些供應無限的虛擬幣不同,比特幣具有稀缺性,就像黃金一樣。比特幣的總量被設定為2100萬個,隨著比特幣數量的增加,挖礦獲取比特幣的難度也在上升。2020年,比特幣的產量第三次減半,每挖出一個區塊的獎勵從12.5個比特幣減少到6.25個。截至2021年5月26日晚,全球比特幣的供應量超過1871.9337萬個。
比特幣等區塊鏈數字資產已經得到了主流投資機構的廣泛關注,并開始與主流金融體系加速融合。這與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有關。全球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區塊鏈技術的演進和創新應用也在加速。特別是DeFi(分布式金融)、加密收藏品、區塊鏈游戲等新興業態的快速發展,加速了產業的能力。對區塊鏈基礎設施的需求將直接推動對相應數字資產的需求,進而推動資產價格的提高。而比特幣是數字資產中的"藍籌股",類似于數字資產市場上的一般等價物。對區塊鏈平臺和數字資產需求的增加預計將首先反映在比特幣的價格上。
目前比特幣市值達到了5000億美元,這與全球黃金市值10萬億美元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如果比特幣真的被高度金融化成為數字資產,那么它很可能不會擺脫周期性規律,漲和跌是相互存在的。如果判斷已經進入牛市,那么要享受牛市帶來的價值增值,就不要頻繁交易。任何市場都是"慢牛快熊",牛市會在較長時間內上漲,頻繁交易很可能會錯過最好的投資機會。在牛市中,也要避免使用杠桿,有效控制風險是投資獲利的前提,避免被動地"下車"。
目前比特幣的價格已經相對較高,務必要做好風險控制,不建議使用生活或業務上的周轉資金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