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瀏覽:275
今年四月,一篇發表于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的學術論文給出了“比特幣挖礦活動可能破壞中國的碳減排努力”的觀點。該文稱,經研究發現,在沒有任何政策干預的情況下,中國境內的比特幣區塊鏈年能源消耗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峰值,約為296.59太瓦時,并相應產生1.3050億噸的碳排放,這在國內182個城市和42個工業部門中名列前十。
但Filecoin采用PoC容量證明(Prove of capacity)的挖礦模式,PoC算法的核心是將區塊的生成與存儲設備的存儲密度不能無限提高這一物理規律相綁定,從而限制區塊的生成,保障區塊鏈的安全,最終使整個區塊鏈達成共識。POC最大的優勢之一是減少了大量的計算,減少資源的浪費。
因此,如果一定要強調碳中和的大背景,這點反而可能是Filecoin之類的低能耗區塊鏈項目的機會所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Filecoin較為符合近年來國家的政策導向方向。例如:2020年11月,國家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區塊鏈技術應用系列白皮書的通知,IPFS(星際文件系統)赫然在列!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幣圈牛市還有沒有下半段,這很難預測。但各類新規的出臺一定會使真正有價值的區塊鏈項目和生態更好的發展,更好的為人類服務。數據經濟如果是基于區塊鏈的數據經濟,那從技術上來說,如果只有技術沒有“幣”,也會導致無法實現區塊鏈技術的最佳效果。
數字貨幣的動蕩使得絕大多數的幣民資產一夜之間蒸發,大部分炒幣者和合約者一夜之間資產大縮水,其實投咨數字貨幣不一定非要用買現貨的方式或者炒幣參與,要知道市場上流通的所有數字貨幣都是通過挖幣產生的,挖幣屬于一級市場,而買幣者是消費者,屬于二級市場,現在挖礦得到的比特幣的成本是直接買數字貨幣的成本的三分之一。挖幣無懼無聊的橫盤繼續籠罩和暴漲暴跌困擾,總之只要算力在手每天都有幣到賬!
所以我們只能著眼于新生代,而像IPFS/Filecoin這樣既有大型機構支持,又有前景廣闊的挖掘項目,無疑是最佳選擇。雖然FIL幣的價格在這次熊市中也出現了大幅回調,但這并不意味著FIL幣的前景毫無希望,因為FIL幣是極少數具有實際價值的加密貨幣,并且目前還只是整個項目的發展階段,在項目成型之前,FIL幣的價值將會上升,而不是以貶值結束。
而此次回調對FIL礦工的負面影響實際上是最小的,甚至對于大多數即將進場的礦工來說,都有很好的正面影響,因為受IPFS項目嚴格機制的影響,參與IPFS/Filecoin挖幣需要大量的質押幣,所以在幣價低迷的情況下,進場可以節約不少成本,無形中降低了許多入市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