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30|瀏覽:258
為了防止突發情況,一些人可能選擇將年終獎用于投資,但是投資什么卻成為一個問題。一些人會選擇買金條,而一些人則會考慮比特幣等數字加密貨幣,因為它們宣稱是"數字黃金"。然而,數字幣和黃金之間的差異很大。
比特幣從2009年誕生以來就常常被與黃金相提并論,以獲取認可。然而,令很多人始料未及的是,從價格上看,比特幣比黃金更有價值。在2017年3月2日,比特幣的價格首次超過了一盎司黃金的價格,而到了幾年后,比特幣的價格甚至能與30多盎司黃金相媲美。
雖然黃金在過去兩年中錄得了可觀的漲幅,但與比特幣的漲幅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一些比特幣擁躉甚至聲稱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會超過50萬美元,從而超越黃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與比特幣相比,黃金的價格波動較低,擁有更好的流動性和更成熟的監管框架。
投資者選擇將資金從黃金領域流入比特幣,是出于高風險偏好的選擇,而不是為了避險。事實上,比特幣的價格波動較大,不穩定性高,是一種風險投資和投機工具。雖然機構的參與使比特幣的作用在投資組合中更為顯著,但這并不能而不是基于情緒。
比特幣的波動性和易被操縱的特點使其無法成為真正的避險資產。與黃金相比,比特幣的內在價值有限,依賴于持有者的信念和基本的電力供應。此外,隨著各國央行繼續發展數字貨幣,數字支付系統將成為主流,比特幣可能不會永遠占據主導地位。
對于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來說,從數字幣中獲利是可以接受的。然而,一般情況下,比特幣投資者和黃金投資者并沒有太多交集。黃金作為防御性資產帶來的是保護效應,而不是高收益效應。如果將數字幣視為黃金的替代資產,可能會導致資源錯配。
因此,投資者應該進行清晰的判斷,并考慮到比特幣的波動性和不穩定性。與其追逐短期暴利,不如尋找能夠保值的資產,以對沖不確定性、貨幣貶值和通脹風險。在數字幣泡沫退潮后,真正堅挺的避險資產會顯露出來。
熱點: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