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9|瀏覽:263
在去中心化存儲中,存儲供應商(托管主機)根據合約來存儲客戶的數據,并提供定期證明它們具備繼續提供存儲服務的能力,直到合約到期。用戶也可以將未使用的電腦硬盤空間出租,并通過獲得代幣存儲在去中心化網絡上的數據將被切割成小塊,加密后分散存儲在眾多節點上。
在PC互聯網時代,我們通常會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來搜索信息,這些搜索引擎的價值在于將分散的信息聚合在一個中心化平臺上,方便用戶查詢。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部分互聯網產品以APP的形式存在,其中的信息是相互獨立的,難以被爬取,從而形成了許多“信息孤島”。中心化存儲可以為它們帶來更多的流量和變現可能性,幫助持續產生內容。
優質內容的持續輸出和用戶的留存對于平臺來說很重要。而中心化存儲意味著平臺掌握著流量分配權。對于平臺型產品來說,為了獲得更大的曝光,它們可以被視為新的信息平臺和搜索引擎。聚合的信息內容是表層,而中心化的數據是底層,這種模式形成了商業閉環(即商業壟斷)。
再說到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很多人認為到目前為止,比特幣是唯一一個成功應用了區塊鏈的項目。需要說明的是,中本聰在比特幣的白皮書中并沒有提出“區塊鏈”這個概念,文中與區塊鏈相關的詞匯是“achainofblocks”,也未概括出區塊鏈的特征。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數據庫,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和可追溯的特點。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去中心化可以理解為“人人都是中心”。
比特幣使用的是“工作量證明”機制(PoW),為了提高區塊鏈的運行效率,可以提出其他的證明機制,例如權益證明(PoS)和委托權益證明(DPoS)等,也可采用分片存儲(Sharding)技術改進數據的存儲方式。區塊鏈的加密算法可以解決數據去重和降低數據冗余率的問題。將負載分散到各個節點上提高了整體網絡的可用性和效率。簡而言之,中心化存儲是一對一的服務,而去中心化存儲是十對一,數據被切割并加密存儲在多個節點上,從機制上保證了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
熱點: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