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9|瀏覽:259
在之前的30年,網絡世界所有的構架均源于一種協議--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它相當于人類的一座橋梁,構架起了人與人之前的網絡互通。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們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并不是從我這里直接閱讀到的,而是經過了HTTP這個橋梁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稱之為上傳和下載,30年的上傳和下載下來,我們的這座橋梁早已不堪重負,大量的數據冗余導致了橋梁的不穩定性,雖然暫時還不會坍塌,但是大量的問題已經凸顯,比如之前的華為中心服務器宕機事件,微軟服務器黑客攻擊事件,瑞士中心服務器機房火災等等,歸根結底,HTTP最大的不足還是中心化存儲,相信各位都經歷過雙11,618這樣的電商節日,在當天數據訪問聚集,勢必會造成網絡卡頓等問題,再比如每年的春運,12306經常都因為服務器問題導致無法購票。
所以在這個時候,分布式存儲就應運而生,目前市場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存儲就是Swarm和IPFS,我今天就給大家主要分析一下這兩個項目的優勢和性價比。
swarm/bzz是一個非常新的項目,swarm可以視作是運行在以太坊上的filecoin項目,bzz的質押和準入門檻遠低于filecoin,也因此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注意,通過話題積攢了很高的人氣,這點其實像FIL剛出來的時候。
bzz的發行總量為6250萬枚,這個數量遠遠少于FIL,因此雪狐認為從短期內的價格來看,bzz肯定是更高的。但是這兩個項目的結構有一些區別。bzz沒有自己的公鏈,使用的是以太坊的公鏈,而FIL有自己的公鏈,具備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這點上,先上線的FIL無疑是更具優勢。
以太坊團隊由于一直忙于以太坊項目的推進所以之前并未有太大動作,近期由于分布式存儲的火爆才突然全網病毒式宣傳,時間問題暫時無法考證,暫時也當它是一個年長的分布式存儲項目,但目前還未上線預計于2021年6-7月左右上線。目前所知BZZ的邏輯也是將數據以切片的形式分布式存儲于網絡中,是一個基于以太坊且為了解決以太坊部分問題的項目,可以把它看作是以太坊的補丁。但是Swarm應用技術層還是過于片面,沒有整體覆蓋所有網絡,如果,以太坊看作一臺計算機的話,swarm就是他的專用硬盤,而ipfs就是一個所有電腦通用的硬盤,所以相對來說swarm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們再來反觀IPFS,同樣是分布式存儲的應用落地層,中文名字叫做星際文件系統,旨在創建持久且去中心化的網絡傳輸協議,用的是內容尋址的對等超媒體分發協議,在IPFS的網絡中,多個節點將構成一個分布式文件系統,他是一個開源項目,2014年由ProtocolLabs在開源社區的幫助下發展,最初由JuanBenet設計。
IPFS的顯著特性為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區塊鏈模式下的去中心化存儲),當然點對點的超級傳輸和內容尋址也是它的特點。劣勢在于,開創的復制證明和時空證明沒有真正的做到去中心化,因為這兩點對于網絡和機房的要求略高,完全做到去中心化還需要時間去建設。該項目于2020年10月份已上線,目前全網存儲達到5EiP,IPFS的分布式存儲更多的是針對用戶日常的使用場景,目前已有上百個IPFS應用落地,存儲了大量醫療、金融、人文科學等對人類未來發展有利數據。
總得來說,swarm和ipfs都是區塊鏈的天王級項目,雖然都是同為存儲挖礦,但是各自的功能領域不盡相同,bzz主要是以太坊項目方發行,主要是區塊鏈應用存儲方向,fil主要是大數據存儲方向。二者對于未來互聯網分布式存儲都起著推動型作用,解決了很多目前傳統http協議無法解決的痛點。而從目前的主流媒體分析和灰度增持情況,以及實體落地應用等方面看,FIL還是更勝一籌的!當然,誰才是最后的贏家,還得時間來驗證!各位看官你們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