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瀏覽:336
“圓弧底反轉”形態是一種表示趨勢反轉的重要形態之一。它形似圓弧,能清晰地勾勒出多空雙方力量的轉化過程。這種形態起初是由于空方拋壓減輕,使得價格走勢由急速下跌轉為緩慢下跌。隨后在一個位置附近止跌,價格波動幅度開始收窄,而且重心微幅上升,形成一個圓弧形。接著,在多方的推動下,價格繼續爬升,上漲的角度也隨之抬升,成交量也同步放大,從而形成大幅上升并脫離圓弧底形態。這樣,一個完整的底部區“圓弧底”形態就形成了。
圓弧底又稱為鍋底形,是一種表示后市轉勢的形態,但在實際操作中并不常見。這種形態通常出現在一個由熊市轉為牛市的長期整固階段。
圓弧底通常在一個長期跌市之后出現,它的低位通常是指最低價。圓弧底形態可以分為三部分: 下降部分、最低價部分和上升部分。
形態的第一部分是下降部分,即引領價格行進到低位。下降的傾斜度一般情況下不會太大。第二部分是圓弧底的最低位,與尖底有所不同,這部分通常出現時間較長或降幅不大。最后是上升部分,根據對稱原理,通常情況下上升部分大約與下降部分所用時間相同。如果上升部分升得太快,便會破壞整個形態,而且容易導致信號失效。從整個圖形來看,如果價格沒有穿破阻力位即圖形開始的下降價格位置,那么圓弧底不能確認。
圓弧底是走勢中重要的反轉形態之一,它的反轉趨勢是由下而上緩慢攀升,呈現出一個圓弧形的走勢。當價格維持一段緩慢攀升后,接著突破盤整或壓力區進入加速上升行情。
圓弧底形成的原理大致如下: 市場在經過一段下跌后,做空動能逐漸減緩,跌勢也趨于緩和。此時買方力量不斷加強,成交量非常小,投資者只是耐心地限價收集籌碼。經過一段時間,市場逐漸由買方控制,于是價格逐步向上運行,形成圓弧底的上升部分。
圓弧底通常是因機構大戶炒作而形成的圖形。莊家雖有大量的資金,但為了低位吸籌和坐莊,不能在短時間內買得太多使價格上升過快。只有吃進足夠的籌碼后,才會用資金推動價格拉升到一個較高的位置。
圓弧底的特征及形成條件如下:
1. 圓弧底是價格經過一輪大幅下跌之后形成的,通常筑底的時間較長,一般為幾周或幾個月,有時甚至可達一年之久。
2. 底部價格波動幅度很小,成交量亦極度萎縮。盤整到尾段時,成交量才呈遞增態勢,之后巨量向上突破前期壓力線。
3. 在形成圓弧底后,價格緩慢爬升,成交量逐漸放大。在價格突破平臺時,成交量必須顯著增大,這樣后市價格才會加速上升。
4. 圓弧底出現時,若成交量隨著價格做弧形的增加,則該形態值得信賴。當出現圓弧底時,投資者可以遵循以下操作策略: 圓弧底不像其他走勢圖形一樣有著明顯的買入點。一般以價格連續幾天拉小陽線、突破30日移動平均線并且成交量同步溫和放大時為介入點。或者在圓底之后出現整理平臺,成交量萎縮,待再次放量突破時即時介入,后市一般將有一段明顯的快速拉升行情。
感謝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