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瀏覽:268
日前,廈門自貿試驗片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金融區塊鏈平臺上線。首個項目是“海運費境內外匯劃轉支付場景”,借助該平臺企業只需幾分鐘就能在線完成海運費境內外匯劃轉的支付流程,提高效率和安全性。這是海運費支付領域全國首個區塊鏈運用場景。
區塊鏈概念出現已有十余年時間。早在2008年底,中本聰(化名)發布《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白皮書。次年,比特幣使達成一致的雙方可以直接進行支付,無需第三方中介。
區塊鏈技術具體表現為分布式、加密和記賬本。它是由分散在全球各個角落的網絡節點共同維護的特定賬戶系統。這個去中心化的系統通過密碼學手段保障了數據全程留痕和不可篡改。區塊鏈的獨特技術特點和顯著優勢使其近年來受到廣泛重視和研究。
然而,區塊鏈最初依托比特幣出現,導致很多人錯誤地將其視為數字貨幣。數字貨幣交易不設漲跌幅,吸引了許多企圖暴富的人。一些人利用區塊鏈技術支持的以太坊,推出各種數字貨幣,導致了許多虛擬貨幣的出現。在投資這些不受監管的數字貨幣時,投資者很可能成為受害者,損失慘重。
區塊鏈亂象還包括偽區塊鏈應用。騙子們將區塊鏈混淆在金融和貨幣知識中,將其包裝成圈錢工具,導致不了解區塊鏈的人盲目跟風,蒙受損失。這也是公眾對區塊鏈產生誤解的原因之一。
針對亂象,國家有關部門幾年前就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叫停數字貨幣濫發、炒作和交易,以及相關的傳銷詐騙。監管工作從未放松。
在此背景下,區塊鏈技術遭受污名化,被與騙局等混為一談。實際上,區塊鏈并不等同于數字貨幣,后者只是前者早期開發的相對成熟的一項應用。作為一項前沿技術,區塊鏈在金融、信用、貿易等領域拓展應用場景,可以發揮出獨特的價值和效用。
實際上,廈門在區塊鏈技術方面的嘗試已經開始。2016年,廈門自貿片區運用區塊鏈技術上線了供應鏈金融服務系統“賬速融”,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支持。2019年,廈門成為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地區之一,通過整合出口報關數據,推動資金“脫虛返實”。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中小微企業可以更便利地獲得金融機構貸款,實現更好的發展。
此類探索不僅限于廈門。例如,平潭去年上線了“票鏈”區塊鏈電子發票平臺,解決了平臺型總部企業發票領用的問題。福州出臺了加快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措施,支持產業平臺建設和創新示范應用。在行業上,區塊鏈技術在花卉行業和環境氣候領域的商業應用也成為專家研究的焦點。
調研結果顯示,福建省的區塊鏈產業活躍度排名全國第七,產業生態多元化,行業組織活躍,有較好的基礎。我們期待在現有產業基礎和優勢上,補足專業人才缺乏等短板,積極搶抓區塊鏈發展的機遇,推動福建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