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瀏覽:251
近日,央廣網財經記者調查發現,此前宣稱不再為大陸地區用戶提供服務的虛擬貨幣交易所幣安仍有提供相關服務,幣安方面則回應稱相關網站為測試網站,網站大部分用戶來自埃及。
調查發現幣安仍可進行交易
回應稱為測試網站
近日,微博認證為幣安創始人的cz_binance(趙長鵬)轉發了“幣安Binance官方”的多條微博。在“幣安Binance官方”的置頂微博中,記者看到,出現了“幣安官網:binancezh.com”等信息。
根據上述網站介紹,幣安擁有全球領先的區塊鏈資產交易平臺,同時運營者整個幣安生態體系。
據多家媒體報道,幣安方面此前曾宣布不再為中國大陸地區用戶提供服務,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在完成相關認證后,大陸地區用戶仍可在上述幣安平臺上開展交易。
以個人投資者的身份,記者在網站中進行了注冊。記者發現,在法幣交易一欄下,網站可以選擇交易USDT、BTC等種類。在比特幣交易區域,系統列有稱為“廣告方“的各個交易對象,并給出了單價、限額/數量以及支付方式。
如其中一個叫“小洋人誠信團隊”的“廣告方”,給出了68350元/枚的價格,網站顯示其支持第三方支付工具和銀行卡。
點擊“購買BTC”后,系統提示需完成身份認證,并進一步可認證為“個人”或者“企業”。在填寫基本信息以后,記者將居住地填寫為北京,系統提示“基本信息已驗證通過”,并提示進一步驗證證件和人臉。根據提示,記者一步步上傳了證件、在手機APP上完成了人臉驗證。
隨后,記者通過第三方支付工具轉賬給上述賣家,隨后便收到了系統通知,稱相應訂單已經完成。由此,記者就可以進一步開展幣幣交易等操作。
6月9日,幣安方面回應表示,在中國的應用市場無法下載Binance的APP,另外binance.com在中國也無法登陸(原為被屏蔽)了。幣安業務遍及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果大陸用戶在海外或者會使用海外ID來進行交易,比較難甄別。
針對binancezh.com,幣安方面回應稱,此網站為測試網站,“根據Alexa顯示,其大部分用戶來自埃及”。
互金協會提示消費者需注意風險
幣安此前曾涉及黑客事件
今年4月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參與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投機炒作的風險提示》(以下簡稱《風險提示》)。《風險提示》稱,2017年,人民銀行會同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虛擬貨幣交易和ICO行為是非法金融活動,并開展清理整頓工作。
“為逃避監管打擊,一些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注冊或將服務器設置在境外,繼續從事相關活動”,《風險提示》表示,須注意的是,由于“出海”經營,這些平臺運營主體較為隱蔽,其通過頻繁變更網站域名和服務器地址,以及采取線上導流線下交易等方式,逃避監管部門打擊,其運營主體注冊地、辦公地以及業務開展區域常常不同,消費者往往無法確定運營者身份,一旦發生財產損失很難追回。
記者留意到,近年來幣安曾不止一次卷入黑客事件。幣安方面在6月9日中的回應中則提到,幣安擁有一支非常龐大的安全團隊和非常嚴苛的風控系統,在全球安全領域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做出努力。
梳理相關公告可以看到,在2018年3月7日22:58-22:59兩分鐘內,幣安VIA/BTC交易對異動,觸發風控,自動停止了提幣。幣安公告稱,這是一次大規模通過釣魚獲取用戶賬號并試圖盜幣事件。
2018年7月4日,幣安公告稱,幣安部分API用戶在SYS交易對出現異常交易行為并觸發了風控系統,幣安暫停了交易、提現。經查證,此次事件為部分API用戶的釣魚事件。
2019年5月8日,幣安發現了一個大規模的系統性攻擊,黑客能夠獲得大量用戶API密鑰,谷歌驗證2FA碼以及其他相關信息。根據公告,黑客團體使用了復合型的攻擊技術,包括網絡釣魚,病毒等其他攻擊手段。此外,黑客在這一次攻擊中提走了7000比特幣。
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