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瀏覽:240
幣圈大事年年有,今年感覺特別多。以往聽得最多的可能就是爆倉和維權案例,但是今年不一樣,已經再次提到了法律和監管的面前。
據內幕消息,央行已經駐場火幣海南進行調查,最終目的可能要收編火幣的OTC。盡管不知道最終是否能達成,但合規和監管對于虛擬貨幣交易所長期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排除亂象,政策化監管,的確是有利于融合國際數字貨幣發展空間。
那么面對這波監管動蕩,火幣能挺過嗎?
的確,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明確指出要打擊比特幣交易的情況下,很多中高層計劃出逃海外延續交易所命脈。
火幣已暫時將現有用戶的最大允許交易杠桿從125倍降至不到5倍。此外,火幣已停止中國新用戶交易合約。
在2017年的“9.4監管”之后,國內交易所紛紛跳海。火幣和OKEx雖然表面脫離了國內主體,但實際上主要還是在境內經營。通過獲取傳統資本市場的認可,借助境內辦事處的更名或者換經營模式,兩家交易所進一步實現了業務。
強監管來臨,導致交易所的局勢瞬間緊張起來。數字貨幣交易所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旦出現問題幾乎所有用戶都會受到影響。這次由監管縮緊引發的“小熊市”很可能會帶來新一輪行業洗牌。
那些全球化程度較高、遵守合規和監管要求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會是最后的幸存者,而那些不重視合規和監管要求的“地方化”數字貨幣交易所則終將被淘汰。
國內交易所形勢只會越來越嚴峻,在國內想要找一個安心的炒幣勝地將會越來越難。
來源:比特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