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10|瀏覽:422
閃電網絡發展歷程「支付通道」的概念可以追朔至中本聰公布的第一版BTC系統軟件,在其中包括著一段可以讓消費者在買賣被確定以前升級買賣的編碼。中本聰對支付通道的表述是“未記錄的對外開放買賣可以被維持并更換,直到nLockTime做到才行。它很有可能包括多方面支付,每一個鍵入使用者都需對鍵入開展簽字。”
但從「支付通道」概念的指出到閃電網絡的項目完成,卻經歷了悠長時間,開發人員們不斷進步和健全這一核心理念,「雙重支付通道」、「鏈下支付互聯網」這些概念陸續被明確提出,最后時間趕到2015年,閃電網絡白皮書公布,它以以前的這種科學研究為基本,以去信賴的方法完成了支付通道互聯網。
文中以該白皮書的公布為起始點,整理閃電網絡在此之后的發展史。2015年2月,Thaddeus Dryja 和Joseph Poon遞交了一篇名叫《BTC閃電網絡:可拓展的 off-chain 及時支付》的白皮書,該白皮書又稱之為閃電網絡白皮書,它確立了閃電網絡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