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6|瀏覽:269
目前,數字貨幣已在深圳、蘇州、成都和北京等全國多個城市進行試點推廣。今年1月份,上海推出了脫離手機的可視卡式數字人民幣“硬錢包”。4月25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在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經濟分論壇上表示,數字人民幣在設計上提出了針對不同用戶群體的解決方案。例如,整合了健康碼和余額顯示功能的可視芯片老人卡,通過碰一碰或掃描二維碼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安全的數字人民幣支付體驗,并方便社交和出行。
未來,數字貨幣勢必與國民生活密切相關。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出門時不僅不需要攜帶現金,也不用擔心收到假鈔。最重要的是,數字貨幣不依賴網絡,支持雙離線交易。即使在斷網情況下,仍可以進行支付、收款和完成交易。手機并非唯一的載體,智能手環、市民卡、社保卡、醫保卡和身份證等都可以作為數字貨幣的載體。這樣一來,可以有效解決老年人等沒有智能手機或難以使用智能手機的問題。
此次,天與養老通過調研和收集長照之家的各種智慧養老服務需求,將數字貨幣支付結算融入了長照之家的養老服務中。老人和家屬可以輕松完成支付結算,這不僅提高了長照之家的內部管理效率,還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安全、便捷的支付體驗。
下一步,天與養老將逐步推出支持數字貨幣支付結算功能,包括居家養老服務場景、社區養老服務場景和機構養老服務場景等。隨著智慧養老服務體系中數字貨幣支付結算的打通,天與養老將真正形成智慧養老閉環,進一步實現智慧賦能養老的美好愿景。
來源:新民晚報新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