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瀏覽:272
所以對于swarm挖礦bzz也是一樣,礦機是比較關鍵的。那么對于swarm礦機要求,swarm物理礦機如何配置你都知道哪些呢?
了解分析過Swarm挖礦的小伙伴們應該知道,Swarm其實不是存儲系統,而是分發系統。Swarm是節點間的流量互傳,因此可以說,Swarm挖礦沒有出塊激勵,挖礦挖的是流量,即數據的請求節點向服務節點交付流量,所以節點來源于其他節點給的流量。
在流量的交付上,Swarm采用了更安全的“逐步交付”機制。服務節點分段傳輸數據,并等待請求節點返回一條“BZZ票”,如果拿不到該BZZ則有可能一次性交付流量后請求節點就被“跑路”,從而實現了雙向保護的流量計。
目前Swarm項目仍處于空投測試階段,搭建成功的標志就是對接上官方的"水龍頭"(成功后可稱為:含水節點/Bee節點),然后保持待機等待空投出票,出票后待官方主網上線后即可兌換BZZ幣。目前空投出票概率隨機(包出票不可信),但單節點更強大的CPU算力和更大的帶寬均可提高出票概率。
bzz采用的機器和傳統礦機有所不同,不用超高算力,也不用高配顯卡。用專業的服務器進行挖礦,整個挖礦過程對環境更友好,因為它不會消耗太多的寬帶和電力,并且主要消耗硬盤驅動器。Swarm白皮書沒有提供挖礦的硬件配置推薦,所以,在這種不確定的環境中,之前有礦商開始預售礦機,這一點也是合理的。bzz節點比較類似于CDN服務器,需要上傳、下載的數據較多,單個節點消耗的帶寬平均在20Mbps左右。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選擇不同的方案。機房線路選擇也是很好的。BZZ不像比特幣要專用礦機,不像以太坊需要顯卡挖。
研讀Swarm白皮書,白皮書里并沒有很明確的告訴我們,挖礦效率跟哪些因素有關系,目前大家的猜測是跟帶寬、CPU、內存、硬盤這些配置因素有關系,但是到底是哪個最重要呢。這邊根據實測,數據監控,得出的結論是,第一重要的是IP,地區,獨立的外網IP,相同配置不同IP的出票率截然不同。第二因素是,硬盤容量。第三因素才是帶寬。
Swarm礦機的配置方案與限制是可以推斷出來的。Swarm將文件分割為4KB的片段進行傳輸,數據存儲于磁盤上,因此數據的訪問能力受限于磁盤IO,所以我們可以根據磁盤的IOPS(每秒讀寫IO次數)性能計算出每種磁盤的Swarm讀寫性能。
又因為文件片段會自動推送到不同節點,讀取時也會自動從不同節點上讀取,所以在一臺物理節點上去運行多個節點就能收到更多片段數據,提高被讀取概率,也就能獲得更多收益。(在網絡帶寬足夠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