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瀏覽:283
多數人對波卡的看好主要是因為web3.0是人們公認的下一代互聯網發展趨勢,而以太坊卻還在鏈上大塞車,那么自然有足夠的理由讓投資者放棄以太坊,轉而傾向于波卡。但是如果你這么想的話,可能會面臨一個錯誤。實際上以太坊也在不斷構建屬于自己的web3.0生態,而這也將是下輪牛市可能爆發的方向,引起筆者這一關注的主要因素就是swarm。
通過網絡查詢資料,其實swarm協議在18年甚至更早的時候就被一些以太坊技術文章所描述,與swarm協議一起的還有whisper協議。Whisper協議是一個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信息通訊協議,與筆者去年錯過的graph項目有些類似,在whisper協議上,人們可以方便的進行信息傳遞和通訊,并能夠保證隱私和安全性,目前以太坊生態中的通訊聊天軟件status就是一個案例。而swarm則是以太坊生態中存儲和數據交換的協議,用戶通過運行swarm節點,可以實現數據的本地分布式存儲和交換,并獲得相應的代幣激勵。
移動互聯網的大規模應用和各類信息交換協議的產生,使得人們能夠在手機或電腦上進行各類在線直播觀看、視頻聊天,網絡游戲、共享單車等等應用,而這和web3.0最大的不同其實就是我們所使用的一切,在背后都有運營方的服務器來進行支撐,所有用戶的數據都將上傳到服務器中,包括更為隱私的私密消息。服務商們可以通過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用戶的喜好和各類習慣,從而針對性的進行推送或根據算法來進行牟利,這樣就造成了我們經常說的“大數據殺熟”事件。
實際上目前的這種方式雖然在本質上來說是不對的,但是對于用戶而言,很難選擇一個能真正保護隱私,不被各種方式利用的平臺。最終原因是服務器/客戶端的模式注定會使得用戶以低等的方式來接受這些規則,因為平臺方面提供的是免費的服務,免費的同時,他們必然會選擇使用其他方式來獲利,這樣才能保證平臺方來持續生存。
Web3.0的最大變化是采用去中心化的模式,用戶的所有數據都是通過錢包/私鑰來控制的,而這個時候,數據的所有權屬于用戶自己,而不是平臺方。在web3.0中平臺方變成了一個個DAPP,他們通過區塊鏈上現有的基礎協議和功能,來搭建屬于自己的應用平臺。比如在以太坊上智能合約使用EVM虛擬機,數據存儲和交互使用swarm協議,信息的傳遞使用whisper協議,DAPP通過構建自己的激勵代幣ERC20token來實現整個應用的激勵,從而避免了作惡的可能性,也通過這種方式使得生態能夠穩健運行。
一些人不太理解以太坊2.0可能帶來的效應,其實更多的來說,我們應該整合到一起來看待目前以太坊布局web3.0的進展,首先要布局大規模的dapp,很顯然目前以太坊網絡是難以滿足應用的,其次layer2在目前的設想中也僅僅是一個過渡層,而真正轉為以太坊2.0之后,相當于從一個小縣城擴容成一個城市群,而這個時候,自然會吸引更多dapp來在上面發展。這樣一來,對于基礎的網絡存儲和信息通訊交互等都有很大需求,也正因為這樣,所以swarm和whisper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長期以來,人們都簡單的以為以太坊的最大功能就是智能合約,其實這對于以太坊來說,可能是片面的,以太坊的終極目標并不會停留這一個地步,簡單而言,去中心化數據存儲swarm和信息通訊協議whisper和目前大火的EVM智能合約同樣重要,只有三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打造下一代的去中心化web3.0網絡??梢韵胂螅覀円院髸吹健耙蕴话嫖⑿拧?、“以太坊版共享單車”等等,實際上保證這一切的不僅僅有智能合約的規則層面,更需要數據傳輸和信息通訊交互層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去取代現有web2.0,從而打造真正的一個去中心化社會。
當我們說到以太坊構建web3.0的時候,可能一些人會認為這對于波卡構成了一定的威脅,其實事實可能并非如此。其他項目比如波卡、FILECOIN都在積極構建屬于自己的web3.0格局,而這樣一來,跨鏈技術就成為非常重要的關鍵。
一方面這種趨勢可以使得防止一家獨大的風險,其次對于多元網絡來說,資產的互相流通其實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