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瀏覽:248
7月2日,在中歐國際商學院舉辦的首屆中歐綠色金融論壇上,馬蔚華表示,如果現在每一筆投資在決策開始的時候,就決定目標既有經濟效益,也有社會價值,就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治理成本和扶貧成本,“這就是影響力投資,也叫可持續發展金融和可持續發展投資。”
他指出,2004年ESG(社會環境治理理念)投資出現以來,中國的上市公司有超過一千家已經披露ESG,但是還不夠,還需要加大對ESG的披露程度。
馬蔚華坦言,ESG并不是十分理想。因為其是在舊的模式里用篩選的方法選了一些優秀的,很多企業在追求效益的時候造成了問題,再盡社會責任,拿錢事后解決問題,付出很多治理成本和扶貧成本。
馬蔚華認為,影響力投資在ESG的基礎上更高一個層次,在中國叫做社會價值投資,也叫可持續發展投資,構成了今天包括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社會企業、慈善信托等在內的可持續發展金融。
對于近期較受關注的虛擬貨幣挖礦行業的能耗問題,馬蔚華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比特幣就是一種炒作,里面有很多莊家操縱市場,沒有根本價值和意義,與央行數字貨幣完全“不是一回事”。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招行原行長馬蔚華:比特幣就是一種炒作,沒有根本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