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瀏覽:256
查閱各種資料,對元宇宙并未有定性的概念。不過,以筆者多年VR行業從業經驗,大概能抽離出其核心要素:虛擬現實+場景融合。
隨著近兩年3D,5G,區塊鏈及AI技術的日趨升級,及場景的融合落地,使得看似新潮的元宇宙概念,有了成立的底層邏輯。
1·互聯網的“未來已來”? 元宇宙一詞源于美國科幻小說作家尼爾·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說《雪崩》。斯蒂芬森的元宇宙是一種集體的、互動的、總在進行的,并且不受任何一個人的控制。
元宇宙概念的翻紅,離不開網絡游戲所創造的數字世界,即玩家的虛擬現實生活。從其底層邏輯和商業模式總結:元宇宙是基于分布式網絡的虛擬現實場景互動。這個虛擬數字世界融合了數字體驗與物理體驗,且可持續存在。
從商業邏輯上看元宇宙,它不僅是概念的翻紅,同樣有資本和創業者的青睞。源于元宇宙的下一個互聯網生態創業風口,在資本和互聯網人口紅利助力下正在被催生,角逐趨勢的機會主義者接踵而至。
薩特曾用“有限中的無限”取代有限與無限的二元對立。元宇宙則借助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從而實現一個充滿無限量想象空間的世界。現實生活的有限,與數字世界的無限,恰當的詮釋了元宇宙的奇妙之處與底層商業邏輯。
人類似乎正迎來數字世界商業生態新的機遇期。而元宇宙社交,能否預示互聯網新時代的未來已來?
2·機會主義的風口 “春江水暖鴨先知”。如果你還不甚清楚元宇宙存在的意義,先來看看他們的故事:七年前,Facebook宣布20億美元高價收購虛擬現實公司Oculus收購Oculus,引起VR業不小的波瀾。但國內配套的應用,技術,場景等鏈條并未成熟,所以AR/VR的發展,直到近兩年,才漸有起色。游戲,教育,旅游,購物等等,更多的行業有了虛擬技術的場景融合與落地。
如今,FacebookAR/VR技術已被Facebook納入公司十年規劃中。從AR/VR硬件,到意圖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在巨量用戶基礎上,Facebook的數字社交體系更具元宇宙生態的模型。
受益于后端基礎設施使用和數字交易的大幅增加,貝索斯則更有可能攜亞馬遜全面支持“開放”的虛擬世界。
另據多種跡象表明,蘋果已然AllinAR。除了在硬件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外,蘋果還相當注重對AR領域軟件生態的培育。
騰訊則在加碼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的“全真互聯網”。從騰訊誕生初期2C的消費互聯網,到2018年2B的產業互聯網,再到“全真互聯網”,不難看出騰訊基于虛擬現實,落地新基建的戰略性思考。除此,2020年2月Roblox1.5億美元G輪融資中,騰訊不僅參投,而且獨家代理Roblox中國區的產品發行。
無獨有偶,由軟硬件、內容、應用為核心的AR/VR生態布局,正成為國、內外巨頭對元宇宙早期探索的戰略性決策。
數據統計,去年VR/AR市場全球規模120.7億美元。2021年3月,全球XR(混合現實)行業共完成19筆融資并購,總額約為3億5206萬
熱點: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