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1日的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談到了金融科技發展為何要強調服務實體經濟的問題。他舉例說,從原理和設計思想來看,
加密貨幣有可能成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有用工具,特別是在支付領域起作用的話。周小川指出,目前加密貨幣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每秒處理交易的能力還不夠高,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網絡資源和處理能力。此外,其強調去中心化和去監管等特點也可能引起爭議。但是他表示,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看看一些熱點問題是否能夠得到解決。周小川同時強調,如果參與和主導加密貨幣的人過于追求迅速獲取利潤,就很容易將其變成數字資產或加密資產。他認為,現在有些加密貨幣要想再回到支付領域可能已經失去了機會,并不被大家所接受。周小川表示,在加密貨幣創新中,中國注重其能否為實體經濟提供重要服務。如果加密貨幣能為實體經濟做出貢獻,將會受到更多關注和資源投入。周小川指出,中國非常注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要求金融服務和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緊密相連。相比之下,許多國家并不強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也不特別強調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緊密關系。
熱點:加密貨幣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