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3|瀏覽:246
不過,在崩盤之后,市場又迎來了一輪的暴漲。截至目前,比特幣價格暴漲了1萬美元,達到了4萬美元左右;以太坊價格漲至2700美元附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加密數字幣市場的暴漲暴跌是常態,目前市場規模已經高達萬億美元,并且存在著上千種加密數字幣,大多數數字加密幣的價格波動都相對較大,因此存在著相應的價格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次崩盤過程中,參與加密數字幣合約交易且使用杠桿的用戶損失慘重。據比特幣家園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超過50萬人在最近24小時內爆倉,超過390億元的財富被蒸發掉。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火幣教育校長于佳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單日暴跌的原因與“DeFi產品的大規模連環清算,從而引發拋售的激增”有關。“一些參與者選擇了使用較高的杠桿倍數進行投資,在比特幣價格下跌之前,比特幣永續合約資金費率一直處于較高位置,而在市場杠桿率較高的情況下,一旦價格回調,高倍杠桿倉位就會爆倉,從而加速價格下跌。”
歐易OKEx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威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去年10月份比特幣牛市正式開啟以來,到今年2月初市場趨勢開始轉弱,比特幣價格一直徘徊在3萬美元左右,反復震蕩。然而,隨著2月份特斯拉CEO馬斯克宣布特斯拉已經購買了比特幣并又頻繁發表相關言論,市場情緒又被推動起來。此后,比特幣價格一路上漲,直接到達了6萬美元,這表明馬斯克對加密數字幣市場擁有巨大的影響力。然而,近期馬斯克頻繁發表關于比特幣的不利言論,包括“特斯拉停止接受比特幣支付”、“加密幣是騙局”、“暗示賣出比特幣”等,也成為了這次行情大跌的誘因之一。
李威廉強調,政策的日益收緊也是導致加密數字幣市場大幅下跌的一個重要原因。“自今年年初以來,國內有大量的新用戶進入加密數字幣市場進行投資,這大量的資金涌入直接推高了比特幣等幣種的價格。然而,這些新用戶對于加密數字幣市場的監管情況了解不夠,同時也更加敏感。”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5月18日,內蒙古發改委發布公告稱,設立了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臺,全面受理有關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的信訪舉報。同一天,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也聯合發布公告,確保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此前發布的《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等要求,釋放出對加密數字幣從嚴監管的信號。
于佳寧表示,經歷了崩盤以后,市場將更加健康地運行。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機遇。在經歷了崩盤以后,市場會變得更加理性,真正回歸主流價值。加密數字幣市場將持續保持較高的波動率,市場的波動和多空之間的較量也是新共識形成的重要過程,未來不能排除出現深度回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