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2|瀏覽:306
公元990年,世界首張紙幣——交子誕生于中國,1千多年后的2020年,首張法定數字貨幣也將在中國落地。
人民幣已經有72年歷史。不管人民幣如何改版,其紙幣的形態一直未曾變化,但從2020年開始,人民幣將以一種新的方式與公眾見面——數字貨幣。這意味著全球第一批使用法定數字貨幣的人即將在中國誕生!
4月16日,數位銀行業內人士對媒體表示,數字貨幣由央行牽頭進行,各家銀行內部正在就落地場景等進行測試,有的已經在內部員工中用于繳納黨費等支付場景。
而稍早前,14日有消息稱,央行數字貨幣首個應用場景將在蘇州相城區落地。該區各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資通過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代發的工作人員,將在4月份完成央行數字貨幣和數字錢包的安裝工作。5月,其工資中一半的交通補貼將以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
趕不上首批數字貨幣的人也不要著急,除蘇州外,央行在成都、深圳、雄安等地也開始了測試。
央行數字貨幣是啥?
說數字貨幣可能太專業,數字貨幣其實就是數字化的人民幣,或者干脆叫電子版人民幣,具有國家信用,與法定貨幣等值。
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幣,具有法償性,也就是說,不能拒絕接受數字貨幣。從法權性講,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中國央行擬推出的數字貨幣是紙鈔替代,它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字化的。
穆長春介紹道,數字貨幣在支付的時候不需要綁定任何銀行賬戶,不像現在用微信和支付寶都需要綁定銀行卡。
他說:“只要你我手機上都有DC/EP的數字錢包,那連網絡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里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
和支付寶與微信的區別
數字貨幣和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區別非常大,其中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央行數字貨幣是法定貨幣+電子貨幣+支付平臺的結合體。而微信支付寶只是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最后還是要找銀行結算。
另外,央行數字貨幣并不是我們銀行卡里的一串數字,它像紙幣一樣,有面額、有數量、能分開。
舉個例子,200塊的數字貨幣,它可以分為兩張100塊或四張50塊面額幣存在你的賬戶。
穆長春在網上公開課程中稱,央行擬推出的數字貨幣是紙鈔替代,它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字化的。他認為,數字貨幣并不會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地位產生影響。
中國數字貨幣發展歷程
央行數字貨幣不會泄露隱私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區塊鏈并無必然關系。說簡單一點,沒有加入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在追蹤和溯源上不具有優勢,不會有錢詳細的去向和來歷信息,不涉及客戶的部分隱私。
今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區塊鏈課題組就聯合發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管理》。
文章指出,區塊鏈以大量冗余數據的同步存儲和共同計算為代價,犧牲了系統處理效能和客戶的部分隱私,尚不適合傳統零售支付等高并發場景。
該課題組指出,基于區塊鏈的加密資產無法保證其錨定資產的穩定性,甚至缺少真實資產背書,以投機交易為主,部分莊家、投機者通過對敲等手段大肆操縱加密資產的價格,導致市場劇烈波動并形成資產泡沫。
此外,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與中央銀行的集中管理要求存在沖突。中央銀行提供的支付服務不能離開集中式賬戶安排,需建立在中心化系統之上,這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相沖突。因此,目前不建議基于區塊鏈改造傳統支付系統。
數字貨幣的好處
央行數字貨幣最直接的好處是假幣的市場會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同時造幣的成本也越來越低,紙幣、硬幣的發行、防偽、印制、回籠、貯藏各個環節都需要成本,在數字貨幣時代,這個成本會比紙幣低很多。
其次,央行數字貨幣與普通銀行賬號相比,最大的差別是顛覆了銀行賬號體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統一的電子錢包。這意味著我們不用再去每個銀行單獨開戶,一大堆銀行卡的時代宣告結束。網購直接支付數字貨幣的時代來了!
另一方面,數字貨幣的交易信息可以被監控,這意味著洗錢、逃稅、恐怖融資等犯罪行為的溫床被打掉了。
毫無疑問,當中國成為全球首個普及數字貨幣的國家后,我們的出口、進口都會和數字貨幣關聯,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大機遇。
來源:封面新聞記者黃強綜合新華社21世紀經濟報道新京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