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2|瀏覽:306
數字人民幣于2020年揭開面紗,開始在蘇州、深圳、雄安、上海、成都等城市進行測試。到了2021年,數字人民幣開始進入普通百姓家,六大國有銀行如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郵儲銀行在上海、長沙、深圳等試點城市推廣數字人民幣貨幣錢包。同時,互聯網平臺如京東也開始接納數字人民幣北京、蘇州等7個城市的地鐵已經開通了數字人民幣支付。
在數字人民幣加速推廣的過程中,監管部門一直關注其可能帶來的影響。央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央行始終關注數字人民幣對貨幣體系、貨幣政策和金融穩定帶來的影響,并通過業務、技術和政策設計努力將其對宏觀方面的影響降到最低。
未來,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將進一步擴大。蘇州軌道交通5號線已率先實現了數字人民幣APP掃碼購票乘車,北京地鐵也將開啟全路網數字人民幣支付渠道刷閘乘車體驗測試。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長沙、青島、蘇州7個城市的地鐵可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中國央行有信心將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其中北京冬奧會將是下一步試點的重點領域。
根據支付科技專家韓棋的說法,目前數字人民幣主要在C端小額高頻場景下發力,相比其他電子支付方式,數字人民幣提供了資金用途的可追蹤性,從而規范了資金的使用。在未來,數字人民幣還可在公共領域如航空、旅游、景區、酒店、保險和教育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有助于解決企業在支付和融資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
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認為,從長遠來看,隨著比特幣、穩定幣和其他央行數字貨幣的競爭加劇,建立自有的數字貨幣體系可以有效提升中國的競爭力,并提高法定貨幣的地位。從短期來看,這種類現金的支付方式通過全覆蓋、低成本和可控匿名的支付體系,有助于促進非銀行支付機構間的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