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1|瀏覽:256
當前波卡生態項目的情況并不一致。如果一個生態項目只在一個網絡上運行,他可以選擇只參與Kusama平行鏈插槽的競拍,比如KILT;或者只參與Polkadot插槽的競拍;或者先在Kusama競拍成功后再在Polkadot競拍,比如Bifrost。
如果項目方在兩個網絡上都運行平行鏈,一個是Kusama的金絲雀網絡,一個是Polkadot的主網,那么他們將會在Kusama和Polkadot上同時競拍兩個插槽,比如Acala和Plasm就是這種情況。
還有一些項目有三個網絡,一個是獨立鏈網絡,一個接入Kusama的金絲雀網絡,一個接入Polkadot的主網,比如ChainX,這樣的項目也需要進行兩次競拍,一次在Kusama上,一次在Polkadot上,獨立鏈用于單獨運行。
需要明確的是,競拍的目的是為了使用Kusama中繼鏈或者Polkadot中繼鏈的安全性,所以競拍到的是對應的平行鏈插槽,不存在競拍成功Kusama插槽就可以平移到Polkadot插槽的情況。
2. Staking和插槽鎖定的KSM/DOT是否會導致二級市場的KSM/DOT通縮?這會促使DOT價格上漲嗎?
波卡的代幣設計中,最佳的分配比例是Staking:插槽拍賣:流通=50%:33%:17%。這是一個博弈的最理想狀態,即Staking率為50%時,驗證人和提名人的收益最高。任何高于或低于50%的Staking率都會導致收益降低。因此,Staking率逐漸趨于50%。剩下的可以用于最大化價值的通常會選擇鎖定在平行鏈上。然而,這并不能保證實現最大化的價值,因為需要權衡Staking的收益和平行鏈鎖定的收益。因此,競拍平行鏈的項目會提供自己的代幣以激勵人們參與平行鏈的鎖定。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通縮的過程,而通縮往往會導致價格上漲。最終市場的情況如何,還有待觀察。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平行鏈出現之前,波卡只是一個具有基礎架構的元協議,其價值僅限于波卡本身。而平行鏈的出現標志著波卡生態的開始,也是波卡價值捕獲的開始。波卡的價值可能主要來自于波卡DeFi生態的增量市場。
3. 插槽拍賣對波卡生態發展有什么影響?
插槽拍賣對波卡生態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通過插槽拍賣,生態項目可以獲得參與波卡生態的機會,將自己的功能和應用接入到波卡的平行鏈上。這為波卡生態帶來了更多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推動了波卡生態的發展和壯大。
4. 關于波卡,市場上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波卡是下一個以太坊,另一種認為波卡類似于EOS的節點競選。你如何看待這兩種觀點?波卡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這個問題之前已經多次討論過了。簡單來說,以太坊和EOS都是單鏈的智能合約系統,而波卡是一個可伸縮的異構多鏈系統。這意味著波卡不同于現有的專注于不同功能的單個Layer1區塊鏈,比如比特幣是一個點對點交易系統,以太坊和EOS專注于智能合約功能,Filecoin專注于存儲功能等。這些都是獨立的區塊鏈,而波卡是一個元協議,本身不提供任何功能,只提供Layer0的安全性。波卡的角色是為這些特定功能的Layer1提供安全性,讓它們能夠專注于自己的功能開發,同時節省了開發和維護安全成本,還能享受波卡生態帶來的互操作性。總結起來,波卡的角色是為Layer1提供安全性的。
插槽拍賣和EOS節點競選并不是一回事,也沒有所謂的高度相似。插槽拍賣實質上是鎖定DOT/KSM租用驗證人節點的過程,是對稀缺資源的競爭。參與競拍的主體是一條鏈,結果是使該鏈能夠上線主網并安全運行,而不是賺取收益。EOS節點競選則是通過EOS投票選舉節點的過程,是對網絡收益分紅的競爭。競選的主體是一個節點,結果是節點能夠獲得分紅。
5. 相比以太坊,波卡是否代表了新的技術高點?
波卡代表了目前最前沿的區塊鏈技術。以太坊在智能合約方面進行了創新,但智能合約存在許多限制。因此,波卡實現了鏈的創新,從一開始就致力于提供更底層、更通用的Layer0元協議。以太坊目前是第二大區塊鏈,但它是一個單鏈系統,而波卡從一開始就反對單鏈壟斷,是一個可擴展的異構多鏈系統。這類似于從單機時代邁向互聯網時代,是技術的前進方向。
來源:金色財經
熱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