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1|瀏覽:257
從Swarm項目開始火起來到21號的線上交流會,其實并不到2個月的時間。現在大家都在等待官方的消息,但我依舊看好Swarm項目本身。為什么我還會這樣說呢?
關于Swarm現狀:
1、在主網上線前,市場對Swarm挖礦的猜測類似于Filecoin,即會有一個“出塊”概念。但目前我們可以看到,Swarm與Filecoin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甚至不確定是否能夠用“挖礦”和“礦工”來描述Swarm網絡的代幣產出模型和節點服務提供者。
2、據GrayCloud(灰度云礦)創始人樓丹峰所描述,Swarm挖礦的重點不是“爭奪”算力,而是數據交互。他說:“傳統存儲項目注重有效數據的存儲,關鍵在數據本身,像是一個容器。而Swarm存儲的是‘即時數據,它更加注重數據交互,也就是鏈接,高密度的數據應用調度、緩沖,使得Swarm更像一個‘高級數據交換機。”
簡單來說,Swarm是一個分布式存儲項目,節點為Swarm網絡提供存儲和帶寬,而Swarm為礦工(節點)提供BZZ獎勵。目前,Swarm通過三種激勵方式來獎勵礦工,包括存儲激勵、發現激勵和帶寬激勵,分別對應“存儲數據服務”、“探尋節點服務”和“帶寬服務”。
舉個例子,假設Swarm網絡中有一個用戶發起了一個存儲和分發數據的請求,獎勵為50BZZ。此時,網絡中的節點(存儲和帶寬提供方)會接收并完成這個任務,然后獲得BZZ獎勵。也就是說,節點是網絡服務的提供者,沒有傳統存儲項目中挖礦的概念。這和Filecoin的模式很相似,只是為了吸引更多礦工支持存儲網絡,Filecoin官方提供了一些垃圾數據來檢測存儲網絡,并支付給礦工Filecoin獎勵(這些垃圾數據僅用于檢測存儲網絡,未來是否會存儲大量真實有效的數據還有待觀察)。
Swarm官方會采取類似的做法嗎?其實官方已經給出了答案:是的!
總結來說,官方會保證礦工的利益,但對硬件配置有一定的要求。
所以,在這方面,現在也不能過早評判這個項目的挖礦。之前遇到的坑大多都是由于私募幣、云節點、沒有保障的物理節點等原因導致的。如果我們購買了物理節點,其實不會虧損,只是需要一些時間,因為我們有兜底協議。即使目前挖礦收益不高,我們仍然可以將其兌換成等值的FIL服務器。
很多人對Swarm的未來感到擔憂,但我覺得這是沒有必要的。Swarm這個項目對以太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確實能夠解決當前問題,并且未來還會應用到其他區塊鏈上。從這點來看,我對它很有信心。
對于已經投資或從事該項目的人來說,8月2號可能是關鍵節點。屆時,該項目主網將正式上線并開始BZZ挖礦。也就是說,在上線之前,項目仍存在一些變數。就像Filecoin一樣,自從主網上線以來,它的經濟模型等發生了巨大變化。
最近,有開發團隊成員回答從業者關于完善節點運營商獎勵系統的建議時說:“這絕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非常感謝節點的耐心。”
有趣的是,也有人認為,隨著生態的發展,或者出于迫不得已,Swarm也有可能增加“爆塊共識”。畢竟,一切都可以改變。
實際上,Swarm應該是對以太坊具備非常重要作用的分布式存儲項目,它的主要目標是提供足夠分散、冗余的以太坊公共記錄存儲,特別是存儲和分發DApp代碼、數據等。
假設一旦上線,它也許可以為Uniswap、AAVE、Sushi等項目提供服務。有了Swarm的支持,以太坊將真正從數據源頭構建起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而且,考慮到以太坊目前的發展情況,基于以太坊公鏈的應用非常多,數據存儲和分發市場的前景值得期待。以太坊的發展越好,理論上Swarm的上限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