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1|瀏覽:252
疫情導致美國供貨商交付時間延長,造成供應短缺,進而美國核心CPI上漲。根據美國統計局的數據,一些小企業報告了美國國內供應商的延遲,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建筑業和貿易部門。
從存貨的角度來看,美國企業未能及時補充庫存也導致供給不足。疫情爆發后,企業的商品積壓,庫存可銷天數大幅增加。盡管經濟復蘇帶來了需求回暖,但企業尚未將庫存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導致庫存可銷天數下降至近30年低位。
芯片短缺導致多個行業供應中斷,并推高了一些商品價格,如二手車。汽車行業受半導體短缺影響較大。疫情初期,汽車制造商預計需求疲軟,取消了大量半導體訂單,但半導體產業的需求增長來自電子行業等,導致汽車行業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此外,汽車半導體供應鏈分散,難以追蹤瓶頸來源,使供應問題更加復雜化。
勞動力供應不足也導致供應短缺,推高了木材等原材料的價格。美國企業的招聘存在挑戰,特別是在低薪和臨時勞動力方面。商業貨運司機和配送司機特別短缺,制造業等行業的工資上漲壓力增加,難以招聘和留住員工。
例如,木材需求上升,但供應受限。疫情減少了司機數量并影響鐵路運輸,使得工廠難以向經銷商運送木材。
我們預計大部分供應短缺將在今年年底前緩解。制造商可以通過提高產能利用率來緩解供應緊張的問題。例如,疫情初期,衛生紙短缺,制造商通過提高產能利用率增加了紙張供應。當前,美國制造業的產能利用率還未達到近十年的峰值,仍有生產彈性。
部分指標顯示供應鏈短缺有緩解跡象,如6月二手車價格下降和木材價格見頂回落。
根據NAHB的報告,軟木木材產品價格上漲對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的影響有所降低。此外,一些聯儲銀行對未來6個月的制造商交付時間預期顯示,供應鏈問題將在近幾個月內得到緩解。
就芯片供應短缺而言,我們認同汽車制造商和相關供應商的看法,即二季度是芯片供應短缺的高峰,下半年部分改善,但供應緊張情況將持續至2022年。原因包括需求強勁,產能利用率持續高位,并且前期的短缺導致積壓了大量訂單。此外,芯片產能的投資需要近一年的建設和啟動期,短期內無法緩解供應緊張。
總的來說,我們認為恢復到疫情前通脹水平存在挑戰。盡管大部分供應短缺將在年底前得到緩解,但芯片行業的供應緊張持續時間可能更長,加上新冠病毒變異等外部風險,供應鏈復蘇的不確定性較高。因此,通脹持續的時間可能比美聯儲預計的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