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1|瀏覽:266
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新基建”的具體范疇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及創新基礎設施等三方面。相較于此前央視報道中提到的“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新能源充電樁”七大領域外,首次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范疇,明確將區塊鏈納入新型基礎設施中的信息基礎設施。
知名人士認為:區塊鏈通過數據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與集體維護等措施,促成新的信任機制,不僅有助于數據更合理地流動和配置,其對應的技術架構和獨特方案也給數字化轉型升級中的各行各業帶來了創新和啟發。
一是用區塊鏈管理政府公共事務,現在已經用在很多地方,比如建立個人數字身份,個人征信上鏈,區塊鏈電子發票,土地及房屋所有權注冊及交易,農產品溯源,醫療事業,公益事業等。比如像這次的新冠疫情,如果能結合區塊鏈等新基建信息技術,就可以加強人口遷移數據,疫情發生數據等,讓疫情得到更有效的控制。政府公務事務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的透明性,以及內置智能合約,簡化流程,減輕審核負擔,提高安全性并確保數據完整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是金融業與一國經濟息息相關,且金融業對安全性要求特別高。區塊鏈生來具有金融屬性,由于它的點對點,分布式,不可篡改性,內置合約可以解決金融業務中效率低,成本高的痛點,也可以和金融場景很好地結合。DCEP、支付結算、供應鏈金融、保險、金融市場等應用場景都可以引入區塊鏈技術。把區塊鏈納入新基建,為即將發布的法定數字貨幣DCEP的發行和使用提供基礎設施支撐,最終服務于我國數字經濟戰略。
三是互聯網是提高信息傳遞效率,區塊鏈是提升價值傳遞效率,區塊鏈是互聯網的高級階段,互聯網發展升級到區塊鏈階段是必然的。區塊鏈最大的應用是各類企業,各個企業可以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進行鏈改,讓企業從互聯網+到區塊鏈+,實現產業升級。未來,區塊鏈值得讓所有的企業在這個新范式下重來一遍,利用區塊鏈上的數據是不可逆、不可篡改、可追溯的,輕易無法造假等特性,解決區塊鏈+的瓶頸問題,通過通證重構商業模式,建立一個上下游產業鏈生態圈。雖然和去年10月24日一樣,國家新基建中提到新的區塊鏈跟幣圈沒多大關系,但是只要是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還是會推動幣圈資金進場。
“新基建”中的邊緣計算機遇
中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階段,科技創新則是新經濟的核心動力,也是時代的主旋律,“新基建”人工智能和5G的商業化必將加速,而邊緣計算的價值亦將愈發凸顯。
所謂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就是在云、互聯網的邊緣側進行計算,其應用程序在邊緣發起,產生更快的網絡服務響應,滿足行業實時業務、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需求,讓終端設備真正實現智能。邊緣計算將原本完全由中心節點處理大型服務加以分解,切割成更小和更易管理的部分,分散到邊緣節點去處理。邊緣節點更接近用戶終端設備,可以加快數據處理和傳輸速度,減少延遲。我們認為邊緣計算是在靠近數據源頭的地方提供智能分析處理服務,減少時延,提升效率,提高安全隱私保護。
比如現在相對于邊緣計算的社會場景“無人駕駛”會得到常有力的發展,同時也強化了云計算的發展,細化了“AI”智能的發展方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