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0|瀏覽:251
“星鏈”已助力美國農村“新基建”。據鳳凰網報道,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發布了“農村數字機遇基金”,旨在為尚未覆蓋網絡或網絡不佳的農村和偏遠地區提供網絡支持。而“星鏈”網絡已獲得該基金8.85億美元的補貼。相比國內,美國人口密度小,農村地區人口稀少,通過使用由“星鏈”衛星構成的天基基站,可以降低成本,并更好地滿足衛星互聯網的應用需求。
“星鏈”網絡未來在軍事領域有巨大潛力。除了民用,軍事領域也對“星鏈”網絡表現出興趣。早在2018年,美國空軍就與SpaceX簽署了一項協議,以評估“星鏈”衛星網絡在軍事平臺上的表現;2020年,美國陸軍又與SpaceX公司簽署協議,將在未來三年內對“星鏈”系統進行測試。由于“星鏈”網絡具有衛星數量多、覆蓋范圍廣、抗干擾和抗打擊能力強等特點,因此將成為未來軍事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
衛星批量生產有效降低成本,使大規模組網成為可能。在“星鏈”出現之前,衛星的生產模式主要是手工制作,成本高昂。隨著衛星互聯網建設的加速推進,衛星生產方式開始從單件制作轉變為批量制造。據報道,“星鏈”衛星的單星成本有望控制在100萬美元,相比傳統通信衛星,成本大幅下降,為衛星互聯網的大規模組網提供了可能性。
國內衛星互聯網技術成熟,具備建設的條件。2020年2月,國內商業航天企業銀河航天發射了國內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衛星。根據銀河航天提供的數據,與美國“星鏈”相比,在公開測試中,下載速度達到103Mbps,上傳速度達到41Mbps;在內部開放測試中,下載速度達到382Mbps,上傳速度達到91Mbps。銀河航天CEO徐鳴表示,通過對比技術指標,可以得出結論:低軌衛星能夠構建衛星互聯網,并提供類似于4G、5G網絡的連接。中國的衛星互聯網企業在技術層面上可以與美國的“星鏈”媲美。考慮到衛星互聯網已被列入新基建范疇,并且即將迎來十四五規劃期,我們認為2021年有望成為國內衛星互聯網建設的元年。
風險提示:衛星互聯網建設進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本文作者:李良、溫肇東,來源:銀河證券,原文標題:《衛星互聯網之十一:2021年有望成為衛星互聯網建設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