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瀏覽:259
趙長鵬表示,如何能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參與這場區塊鏈的產業變革,讓數據治理兼顧公平、效率和安全,各界迫切需要區塊鏈行業給出答案。我們所打造的BSC充分發揮了區塊鏈技術的優勢,是在應用落地模式和應用落地融合方向的一次嘗試,是堅持應用落地創新研究的一次實踐,也是實現從信息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轉變的有益探索。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不斷深入,新興的智能合約技術在學術界和產業界吸引了廣泛的關注。智能合約去中心化、去信任、自治自足、不可篡改等特性允許合約各方在無需任何信任基礎或第三方可信權威的情況下完成交易。同時,其可嵌入的數字形式有望促成各類可編程的智能資產、系統和社會,深入變革金融、管理、醫療、物聯網等傳統領域。在大量商業應用不斷涌現的同時,相關學術研究特別是基礎理論研究還處于早期階段,行業內尚缺乏方向性研究框架和共同的話語體系。
為此,趙長鵬帶領團隊打造了BSC智能鏈,通過與以太坊的兼容協同,成為行業的底層架構者,為區塊鏈+賦予更多能量。BSC具備智能合約的編寫功能。功能各異的DApp是構成DeFi的生態的基本元素,而智能合約則代表了DApp的底層規則和運行邏輯。于此同時,可編程性也極大地增加了BSC的拓展性,實現DApp功能的多樣化。因此,智能合約是建立其構建DeFi生態“大廈”的基石。
同時,BSC兼容現有的以太坊虛擬機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以及其生態系統下的所有應用和工具,極大地降低了開發人員DApp開發的門檻。開發人員可以輕松實現以太坊DApp的遷移和部署,節省開發精力。兼容EVM的意義在于可以最大程度上兼容目前最火的以太坊生態,吸引開發人員和以太坊上的溢出資金,對于BSC DeFi生態起步有明顯的助力作用。
據統計,中國區塊鏈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2021-2026年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速達73%,2026年的市場規模將達163.68億美元,且在未來20年,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萬億級別。趙長鵬帶領團隊積極布局,以BSC為突破口,必然能取得不菲的成就。
在完善底層架構的同時,趙長鵬帶領團隊還成立了區塊鏈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金融基礎架構與服務,并建立更開放、更包容、更安全的價值網絡生態,專注于區塊鏈技術的自主核心技術、行業應用和治理模式研究。中國區塊鏈研究院啟動重要戰略項目“數字新基建·百城千企燈塔計劃”,旨在鏈接全球資源,積極響應中國政府號召,依托城市主要園區扶持新科技、新技術的中小微企業,依托產業技術賦能實體產業。不僅是自身技術的發展和突破,更是要帶動整個行業技術的提升和發展。
最后,當加密貨幣與傳統世界的聯系日趨緊密,合規儼然成為了交易所的生命線。趙長鵬表示,我們對安全與合規問題一向非常重視,安全風控十分嚴格,同時與很多監管、執法機構都有合作,助力打擊行業不法行為,同時在反洗錢方面也做了許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