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瀏覽:275
然而,在2019年10月24日,中央召開了第18次集體學習,討論的主題正是區塊鏈。會議強調,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任總的“區塊鏈無用論”與領導關于區塊鏈的戰略論述相差甚遠。因此,任總的說法引起了廣泛關注,并給人們帶來困惑。最近也有人聯系我,詢問我對任總的“區塊鏈無用論”怎么看待。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領導關于區塊鏈技術的戰略論述是正確的。許多科學家和專家從科技發展的角度闡述了區塊鏈技術的創新發展,我們不需要重復贅述。
實際上,不僅中國將區塊鏈上升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也在積極布局區塊鏈技術的創新發展。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在美國國會作證時提出,希望通過應用區塊鏈技術來打造新型數字貨幣,超越中國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移動電子支付領域的領先地位。德國也發布了《德國國家區塊鏈戰略》,希望通過加強區塊鏈技術的創新發展來增強數字主權。
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將區塊鏈作為戰略發展方向。因此,說區塊鏈沒有任何價值是無法解釋的。
其次,從某種角度來看,任總的說法也有道理。近年來,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任總的說法更有科學性和說服力,因為他基于量子計算技術對“區塊鏈無用論”進行了分析。
所以,從量子計算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任總是正確的。任總主要從區塊鏈的計算效率來看,認為區塊鏈特別是公鏈系統的運算效率非常低;此外,加密算法是建立在當前數字技術條件下的,可以保證安全性,但在量子技術條件下,其安全性將失去價值。從這幾個方面來講,任總是對的。
然而,在我看來,量子技術和區塊鏈本身并不矛盾。我將區塊鏈視為一種應用協議、一種記錄方式、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管理范式,可以實現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約等功能。當前,區塊鏈建立在數字技術基礎上,未來也可以建立在量子技術基礎上。在這種情況下,加密算法也應該有所改進;或者,在量子技術環境下,可能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秘密問題,因為加密算法很快就會被破解。此外,量子技術的“量子糾纏”特性本身具有加密功能,并且具有“高保真度”。從這個角度來看,量子技術可能會極大地提升區塊鏈的價值。
總之,目前來看,量子計算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既有促進的一面,也有限制的一面。從促進的一面來看,量子計算將極大地提高區塊鏈網絡的運行效率,使其適用于高頻交易場景,如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等;從限制的一面來看,量子計算的超級性能將使區塊鏈的加密和共識機制瞬間消失,導致區塊鏈網絡崩潰。從這個角度來看,量子計算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然而,根據權威專家的判斷,量子計算要實現商業應用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大約20年左右。
總結起來,目前區塊鏈技術是許多世界大國的戰略發展方向,這是毋庸置疑的。從量子計算的角度來看,“區塊鏈無用論”有一定道理。然而,實際上,區塊鏈和量子計算并不矛盾。當前,區塊鏈技術基于數字技術,未來也可以基于量子技術,從而更完美地實現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約等理想功能。
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