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7|瀏覽:270
之前我在討論區塊鏈的作用時,提到過區塊鏈能夠去除中間人的角色。這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許多公司和中心化的大機構,因此也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員工。這樣的情況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我覺得并不一定。原因如下:
首先,我們可以看看歷史。技術進步是常態,但就業率并沒有下降。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在問,技術進步會不會帶來失業。答案是,不會導致全面失業,整體效率是比以前更高的。從歷史來看,就業率是在增加的。
舉個例子,在紡織機發明的時候,傳統紡織工人很害怕,他們破壞了紡織機,認為這些機器會搶走他們的工作。但事實上,這些機器并沒有給整個社會帶來災難,相反,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就業的種類也變得更多,收入也更高了。
這其實是一個邏輯悖論,如果使用更先進的技術會導致失業,那么人類社會就無法進步了。例如,現在我們用拖拉機耕地,效率比使用鏟子高得多,當然這是一種進步。但是使用高級機械的人數卻更少了。如果我們依靠這樣的東西來保住就業,那是不是應該拋棄所有先進的機械,使用更原始的工具,比如把鏟子換成勺子,這樣不是更多人可以找到工作了嗎?那我們的社會是不是應該退步,技術應該變得更簡單呢?
其次,就業的本質來自于人們的需求和效率的高低。到底就業的來源是什么?其實是人們的需求。當人們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時,就會有相關職業出現。
例如,我感到很熱,我需要有人為我扇扇子,我付錢,這其實是一種基本的就業。這才是關鍵,而不是是否有編制,是否交了社保。
有些需求能夠被滿足,有些則不能。有些是技術問題,有些是交易成本太高的問題。在我之前討論城市作用的文章中,我提到城市讓人們聚集,人與人的距離更近,交易成本更低,因此出現了很多的工作機會。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農村沒有市場價值的技能,在城市就變得有價值了。只要交易成本足夠低,有人愿意為你付費,你的技能就有了市場。
一項技術是否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在消除一些工作的同時創造更多的工作。
人們的需求是無窮無盡的。以前人們只滿足于衣食住行,而現在有更多的服務需求,比如心理安慰、法律服務等等。需求是無窮無盡的,工作也是無窮無盡的。
最后,去掉中間環節可能會激發人們更大的自由和能力,這是一個結構問題。
過去大量時間被浪費在中間環節上,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可以省下時間,人們可以做其他事情,財富也能更好地釋放出來。
舉個例子,假設區塊鏈技術完全成熟,基本上去掉了大部分中間人和公司,過去許多事情需要通過中心化的大機構來完成。這類機構雇傭員工,但消耗的資源更多。每一步都需要進行信任確認,這個成本會逐漸增加,甚至變得僵化。
大多數中心化機構都是公司形式的。隨著發展,由于需要動員和管理能力,它們逐漸演變成金字塔模型。財富會集中在公司的少數人手中,而他們所創造的財富卻并不多,權力高度集中。最終變成了一個無底洞,越來越多,但就業并沒有同比例增長。
不依靠公司行不行?不行,因為要解決信任問題,需要解決勞動分工問題,提高效率。即使你再有能力,你的技能也不能直接在市場上銷售。
當區塊鏈成熟后,假設你是一個技藝高超的工匠,你想和別人合作制造某種產品,你只需要在網絡上尋找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自治組織。通過智能合約的觸發,你就能與別人合作,獲得產品研發的能力,然后將產品銷售到市場上。
這樣一來,中間商的數量減少了,你的產品可以以更便宜的價格銷售,銷路也更廣。
過去許多人的技能是難以變現的,例如跳舞、繪畫等,很多藝術家因此餓死。關鍵在于中間成本太高。
去掉中間人之后,人們更富裕,有更多的財富,就能夠點對點地銷售產品,而且在區塊鏈網絡上更容易找到需求方。
由于區塊鏈的節點眾多、網絡開放,代碼規則透明,可能只需要幾千或幾萬人的小社群就能夠維持你的生活。這是真正革命性的變化,就業不一定會減少,反而可能會增加。
對于個人來說,要多掌握一些技能,把握時代的趨勢,了解方向,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這是無法回避的事實。如果你想完全避免風險,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