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瀏覽:256
行知新經濟云峰會為期五天,主要關注醫療健康和數字科技兩大關鍵新經濟產業。會議邀請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家、產業專家、投資人和學者等,共同探討在時代變革中如何共建多方共贏的新經濟產業未來生態。在首日的主論壇上,多位國內知名的經濟學者、產業專家、監管領導和華泰證券的專家從宏觀視角分享了對新經濟發展趨勢的看法。
01數字化創新服務支持新經濟發展 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隨著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推出,許多優秀的新經濟和科技企業在資本的助力下取得了跨越式發展。華泰證券的李世謙表示,新經濟相比傳統產業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長盈利周期,對于資產定價和價值發現更需要專業投資者的長期支持。隨著A股市場不斷向機構化發展,機構投資者份額不斷增加,并呈現多樣化趨勢。這將推動新經濟產業實現更高速、更高質量的發展。華泰證券致力于數字化創新,利用其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領先優勢,通過機構客戶服務平臺 "行知 "與機構客戶交互,提供一站式線上服務,以釋放華泰證券在機構服務和新經濟產業方面的專業能力,打造具有差異化核心競爭力。
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副局長蔣東興在演講中指出,數字化轉型已成共識,但證券期貨行業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目前尚無明確思路和共識的解決方案。" 十四五 "行業科技發展規劃明確了六大目標和六個發展思路,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具體轉型路徑不僅需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領域加大力度,還需要加強金融科技工程研究,通過科技將整個行業的業務和知識體系化并融合全面,實現業務規則化、規則指標化和指標可計算化,最終通過工程化方法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實現行業數字化轉型目標。
02產業鏈升級關鍵賽道把握新發展格局 在疫情觸發的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正步入新的發展階段。過去支撐經濟發展的人口紅利、房地產紅利和入世紅利已經結束或觸及頂峰,只有抓住時代發展的新紅利,才能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華泰證券的張繼強表示,關鍵挑戰是要升級到更高的產業鏈或價值鏈中,而科技是核心。中國在工程技術上具備優勢,但在科學研究方面有所不足。所謂的新發展格局包括暢通無阻、解決市場和技術在過去幾十年中所面臨的問題;自立自強,實現科技創新。無論是對企業還是投資者來說,能夠在這幾個方向中有所作為,就是優質的賽道。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國產替代、工程制造、新消費、軍工、國潮品牌等六大賽道。同時,對機構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投資的專業性和門檻大大提高,具有差異化競爭力的投資機構將能夠搶占先機。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指出,在不增加宏觀杠桿率和中長期金融系統風險的情況下,撬動中國經濟的中長期發展潛力有三個要素:人力資本,包括勞動力數量和質量;投資,即資本存量;全要素生產率。
其他資深學者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分析了當前宏觀政策與結構性改革、醫療健康等新經濟產業的發展機遇。在資本市場的推動和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新經濟領域的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為了幫助機構投資者和企業準確把握變局,"行知"積極構建資本與產業互聯互通的開放平臺,通過數字化方式迅速對接。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