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瀏覽:316
比特幣的擴展性一直以來都受到詬病。目前比特幣區塊容量為1M,全網每秒只能處理七筆交易。要想像Visa和PayPal等交易處理網絡一樣承載全球經濟,比特幣網絡吞吐量至少需要提高幾萬倍。
針對比特幣擴展性問題,許多人提出應該給區塊擴容,增加每個區塊可以處理的交易筆數,但這又會導致數據規模增長過快,運營節點的存儲壓力增加,從而使得比特幣網絡更加中心化。
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比特幣網絡是一個基礎層解決方案,而像Visa和PayPal這樣的網絡則是建立在法定貨幣系統之上的第三或第四層解決方案。交易在多數時候只是賬面上的變化,真正的交易可能是在數周后才完成結算的。
然而,隨著2018年3月閃電網絡的推出,比特幣網絡的可擴展性迎來了新的轉變。
閃電網絡是由節點組成的點對點網絡,與比特幣網絡類似。閃電網絡的運行原理是,先在獨立的二層網絡上完成安全的、抗雙花的交易,然后再統一放到比特幣網絡上結算。
要在閃電網絡上進行交易,首先需要建立一個支付通道(PaymentChannel),該通道連接著交易雙方,允許雙方在其中發送和接收比特幣。
閃電網絡通道本質上是一個多簽錢包地址,交易雙方都可以向該地址存入比特幣,但要從該地址中取款,必須經過雙方同意。你可以把這個通道想象成一個需要兩把不同的鑰匙才能打開的存錢罐。
在閃電網絡中,你不需要與每一個交易對象都建立一個支付通道,這樣做是非常不劃算的,因為每個通道都需要預存一筆資金才能建立。閃電網絡使用洋蔥路由(Onion Routing)這種匿名通信技術來傳遞信息,并保證信息在多個支付通道之間加密傳遞,直到達到最終目標對象。
最后,閃電網絡將處理過的所有交易重寫為一筆交易,在比特幣網絡上結算。通過這種方式,閃電網絡能夠實現每秒數百萬筆交易的吞吐量。
盡管閃電網絡目前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但已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進展。今年4月,閃電網絡實現了10,000個節點的里程碑,擁有超過45,000個通道,持幣數量為1,158 BTC。
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閃電網絡的網絡容量進一步增長。目前,在支付通道中鎖定的比特幣數量達到了1,821.29個,僅在7月這一個月就增加了20%。節點數量翻了一倍,達到了22,781個,通道數量達到了56,103個。
閃電網絡的快速增長部分是因為上個月薩爾瓦多宣布將采用比特幣對簡單快捷的日常支付工具的需求迫在眉睫。使用閃電網絡的比特幣交易處理移動應用Strike開始在薩爾瓦多等地迅速普及。
另一個推動閃電網絡采用率的因素是,用戶可以通過向閃電網絡提供流動性賺取收益。閃電實驗室于2020年推出了閃電網絡流動性市場——閃電池。閃電池允許用戶向支付通道提供流動性,這使得沒有持幣的新用戶也能夠快速便捷地參與到網絡中,而流動性提供者則可以獲得BTC獎勵作為回報。
考慮到閃電網絡的潛在網絡效應,這只是個開始,未來我們還將看到更多的用例,進一步推動閃電網絡的大規模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