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4|瀏覽:279
歐科云鏈等數十家區塊鏈創新機構出席投融會2021中國區塊鏈產業峰會的“區塊鏈政務與價值互聯網”分論壇。
論壇上,歐科云鏈副總裁張超發表《區塊鏈大數據的機遇與野望》主題演講,從政策和業務賦能層面聚焦區塊鏈落地,探尋中小企業的市場機遇,并向公眾展示了歐科云鏈在區塊鏈+大數據的深度實踐。歐科云鏈運營總監梁晨亦受邀參加本場論壇圓桌環節,和業內專家一起圍繞區塊鏈如何重塑政務與互聯網,分享自己的見解。
“十四五”期間,政策頻頻釋放信號稱區塊鏈技術具有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優勢,相關技術應用已延伸到多個領域,未來要讓區塊鏈技術發揮更大作用。本次區塊鏈產業峰會將分為包括Web3.0與價值互聯網、數字金融、隱私計算與分布式存儲、NFT與元宇宙等在內的多個主題論壇,對區塊鏈政策進行全面解析,并就中小企業在運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層面進行研討,全景式展現中國區塊鏈生態落地全貌,聚集行業先鋒智慧與經驗,賦能中小企業。
推動區塊鏈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
2020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明確“新基建”賦予了區塊鏈“新角色”。彼時,對于“新基建”中區塊鏈產業前景,人民網給出了頗為樂觀的預測:2025年區塊鏈產業規模達389億元。
不僅是各大部委,全國絕大多數省級行政區也已將區塊鏈列入當地政府工作報告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北京、天津、湖北、浙江等近20省份出臺地方“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未來五年5G建設目標,加速推進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湖南、廣州、長沙等地發布區塊鏈行動計劃,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對于政策機遇,敏于捕捉者才能先人一步。張超在演講中提到,區塊鏈是跨度和爭議最大的技術創新,正本清源后,政策推動下,區塊鏈從業者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各類扶持政策的疊加效應,提升區塊鏈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化落地成果,促進技術與產業的融合,充分發揮區塊鏈對于數字經濟的助推器作用。
但張超也指出,讓區塊鏈扛大梁或唱獨角戲的做法目前還不現實,要與其他很多創新技術相融合才能發揮作用。各企業參與者仍需要從技術、經濟、法律、社會等多個維度去辯證認識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影響,推動區塊鏈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
技術賦能鏈上大數據分析守護區塊鏈網絡透明安全
政策方面的支持會使區塊鏈迎來需求和資金等方面的要素驅動,但目前國內區塊鏈平臺底層技術尤其是區塊鏈大數據嚴重依賴外國開源項目。張超表示:“區塊鏈大數據如果依賴他國技術,會對產業變革、社會經濟轉型、國家隱私數據帶來不可控的風險。”這一點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張超認為,從海量數據的處理、數據結構復雜、數據
熱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