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2|瀏覽:232
那么,一代以太坊殺手EOS到底是奄奄一息瀕臨死亡還是“油箱”里還有些“燃料”呢?
作者:EmiLaCapra 來源:coinmarketcap 編譯:Rachel
2018年,EOS為期一年的首次代幣發行(ICO)籌集了創紀錄的41億美元,承諾打造市場上最具具可擴展性和效率的平臺,并取代以太坊成為未來的DApp區塊鏈。
它被認為是具有業界領先的交易速度和靈活的實用性的下一代開源區塊鏈協議。
四年過去了,EOS并不是一個死氣沉沉的項目,但它遠沒有扼殺以太坊。此外,在可擴展性和效率方面,許多其他平臺已經成為以太坊更好的競爭對手。
EOS為何沒有兌現最初的承諾?
在探究EOS自誕生以來所經歷的問題和錯誤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加密貨幣的歷史以及導致其陷入困境的重大事件。
在開發開源EOS.IO平臺的軟件公司Block.one的支持下,EOS與許多其他ICO一樣,從一個完美的營銷戰略中脫穎而出,完全基于它將成為DApp的主要區塊鏈的承諾。該項目由DanLarimer發起,他當時也是Block.one的首席技術官,也是Steemit和Bitshares等其他成功加密貨幣項目的創始人。
DApp應該在基于區塊鏈的平臺上開發、托管和運行,交易費用為零,同時每秒處理數千筆交易,甚至未來數百萬筆交易。使用C++等通用語言,開發人員會發現在EOS之上建立DApp更容易,而不是學習像以太坊Solidity這樣一種全新的語言。
巨大的營銷活動、新聞發布會和路演所產生的炒作決定了ICO的成功。它吸引了PayPal聯合創始人PeterThiel和對沖基金巨頭AlanHoward和LouisBacon等富有的投資者,他們為該項目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然而,如此巨額資金的易得性也是該項目早期出現的主要問題的根源。
2018年4月,EOS以170億美元的市值和每枚代幣21.5美元的價格達到了五大加密貨幣中的最高點。
區塊鏈治理
一般來說,區塊鏈治理可能由用戶、節點、礦工、開發者和投資者共同進行,他們必須完全同意和批準主要決策。這種模式使技術去中心化和平均分配以達成共識。
不同區塊鏈中可能存在差異;然而為了使技術在行業中發揮作用,應遵守治理分權的主要原則。
EOS治理
EOS治理是通過其委托權益證明協議(dPoS)建立的,dPoS是PoS的一個版本,代幣持有人在網絡上選擇驗證器,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