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2|瀏覽:285
前段時間,國內接連遭遇暴雨、臺風等天災,鄭州因為暴雨災害導致了較長時間的斷電、斷水、斷網,屬實是度過了一段難熬的時期。
隨著互聯網一點點地滲進人們的生活,似乎網絡已經和水、電一樣,成為了人們生活無法離開的要素之一。
上次國內大面積斷網事件還是2006年,臺灣因地震斷網,鄭州此次斷網又帶給了人們新的思考——如今一座大都市斷網,人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
在微博熱搜話題「當一座都市忽然失去了互聯網」中,一位名為「參考消息」的博主發出了一條博文,稱失去了互聯網的都市仿佛回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階段,底下網民評論反復提到了“如果數字人民幣能夠推廣普及就好了”。
的確,現金已經漸漸遠離了人們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支付。而電子支付的前提是有電、有網,離開了網絡,電子設備將如同一塊「板磚」,失去了它的使用價值。
而數字人民幣可以實現雙離線支付,即便是斷網,付款方仍可以對支付承諾進行簽名,收款方也可以獲取到已簽名的交易信息,在恢復聯網后會自動提交給央行數字貨幣登記系統入賬。
看來,國家自2014年開始高度重視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開發,可謂是未雨綢繆。當然,數字人民幣不僅僅只是為了離線支付而存在的。近些年,國家針對數字人民幣開始大力普及,并多次開展城市試點,讓人們對于數字人民幣的概念逐步熟悉。那么,到底什么是數字人民幣?
數字人民幣是由央行發行的數字形式法定貨幣,是一種全新加密的電子貨幣,與紙鈔、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其主要用于小額零售業務場景,采用雙層運營體系,即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消費者。
數字人民幣設計兼顧了實物人民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的優勢,具有以下特點:
- 兼具賬戶和價值特征 - 不計付利息 - 低成本 - 支付即結算 - 可控匿名性 - 安全性 - 可編程性
隨著試點地區開展一輪又一輪的測試活動,加上與微信、支付寶支付相似的支付體驗,用戶很快對數字人民幣支付「無師自通」。但在揭開數字人民幣神秘面紗的同時,用戶容易忽視它和微信、支付寶之間的差別:使用數字人民幣無需綁定銀行卡。
而這一點,恰恰體現了數字人民幣保護隱私的特性。針對個人隱私保護,人們在網上沖浪時難免留下種種痕跡,埋下了很多可能造成隱私泄露的“地雷”。
例如微信、支付寶的掃碼支付,如果平臺能夠直接掃取用戶的付款碼扣款,是否可以通過
熱點:數字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