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2|瀏覽:293
第一,價值儲存。
比特幣和以太坊經常被稱為“幣”,其他的叫做“token”。實際上,它們也是通證,有自己的區塊鏈。以太坊的賬本被稱為以太賬本,上面的uni,link,shib等都是在以太賬本上使用的,沒有署名權。和比特幣一樣,以太坊也可以以太坊采用了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全節點驗證,這使得賬本副本更多。以太坊的節點數量已經超過20萬甚至25萬,足夠安全,足夠去中心化。在eip1559提案之后,以太的經濟模型發生了變化,通脹速度理論上會減緩。而且,網絡越擁堵,銷毀的以太坊數量就越多,甚至在一段時間內銷毀量超過了產出量,總數越來越少。即使不考慮以太坊作為平臺虛擬機的作用,僅作為一種價值儲存,也是比較可靠的。
第二,技術過硬。
以太坊把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作用搬到了平臺之上,相當于一套操作系統,即以太坊虛擬機(EVM)。你可以在EVM上開發各種應用程序,就像安卓應用一樣。執行過程會被記錄在整個區塊鏈上,也就是說,賬本的記賬更復雜。這些應用程序被稱為智能合約,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可以實現雙方、多方的自動同時執行;二是執行過程與結果會被公布在區塊鏈上。與去中心化交易所相比,智能合約的執行過程需要等待礦工確認。
智能合約的內容可以任意編輯,因此以太坊的功能幾乎是無限的。例如,你可以開發游戲、去中心化金融組合等等,應有盡有。最近,有人在介紹icp時一直強調智能合約的優勢,不知道以太坊的創始人v神聽了有何感想...
第三,公鏈基本盤。
在以太坊上,所有程序的執行步驟都會被量化成一種叫做“汽油費”的東西,即gas。執行這些程序需要使用以太幣進行購買。在以太坊繁榮時,需要大量的gas,大量的代幣被鎖定在網絡上,其價格也會上漲。這就是為什么一旦有dapp火了,以太坊的價格也會暴漲。
因此,可以將以太坊理解為區塊鏈虛擬世界中的基礎設施,就像道路交通、水電供暖一樣。如果虛擬世界的居民富裕,你作為基礎設施提供商也會獲得更多的收益,這確實很爽!當別人成功時,你也會受益;當別人失敗時,只要不是所有人都失敗,你還能生存下去。這就是公鏈們的基本盤。
來源:百度 作者:扮豬不吃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