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瀏覽:270
數字貨幣錢包真的來了。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國芯”數字貨幣錢包已通過相關測試。該產品可通過指紋識別解鎖,支持數字貨幣收付款、余額查詢、交易信息顯示、加載健康碼等功能。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曾表示,未來數字貨幣錢包的使用場景可能是這樣的:只要你我手機上都有數字人民幣的數字錢包,那連網絡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里的數字人民幣轉給另一個人。
數字貨幣正成為大勢所趨。
所謂數字貨幣錢包,即一種數字貨幣的存儲媒介。數字貨幣有多種類型,央行正在試點的數字人民幣是數字貨幣的一種具體應用形式,個人和企業用戶可在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運營機構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用于辦理數字人民幣兌換、存儲、流通等收付結算業務。數字貨幣錢包具體可分為軟錢包與硬錢包。數字貨幣軟錢包即手機App和各類軟件開發工具包等;數字貨幣硬錢包則是將數字資產關聯的密鑰單獨儲存在一個芯片中,與互聯網隔離,可確保數字資產的安全性。
“隨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發展,為更私密、安全地存儲加密貨幣,方便加密貨幣的交易使用,數字貨幣錢包應運而生。在進行數字貨幣交易的時候,數字貨幣需要存儲在較為安全的設備里,以確保交易、數據的安全。”金邦達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劉彪說。
“我國的數字貨幣具有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等與區塊鏈技術相同的技術特征。但央行數字貨幣有國家信用背書,與法定貨幣等值,具有法償性,所以央行數字貨幣注定不同于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去中心化。”劉彪介紹道,“數字貨幣本身都是基于密碼算法進行設計的,該算法配合硬錢包中高安全芯片的保護能力,比一般基于純軟件的加密技術更為安全。”
當前,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已成為各國央行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國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和落地工作也正在加速推進,2020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陸續在廣東深圳、江蘇蘇州、河北雄安新區、四川成都等地,以及北京冬奧會場景中啟動了多輪數字人民幣試點和測試工作。截至今年10月22日,我國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過350萬個,累計開立試點場景1.4億個,交易金額約560億元。
就在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通知稱,從明年3月1日起將禁止微信、支付寶等平臺的個人收款碼用于經營收款,以及個人靜態收款碼用于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