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1|瀏覽:255
先來解釋一下分片的意義。在區塊鏈中,由于每個節點都需要確認所有交易,所以整個區塊鏈的性能實際上取決于網絡上的一個節點。這導致全網速度很慢,礦工們的任務非常沉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提到過layer零和layer二的解決方案,現在是來說一下layer一,也就是分片。以太坊的辦法是將整個網絡分成許多小網絡,在每個小網絡內的節點只負責一部分交易確認工作,從而減輕壓力,提高性能。
此外,整個區塊鏈的交易處理能力等于所有片區交易處理能力的總和。過去的想法是將其分成1024個分片,這樣性能理論上可以提高1024倍,從而達到幾萬次交易速度,基本能滿足需求。
但是以太坊的創始人不斷妥協,從最初的1024個分片,到后來的64個,再到layer二方案,現在是四個分片。為什么這么猥瑣呢?主要困難如下:
首先是分片應該如何劃分。是按照先來后到、自愿模式還是隨機分配?畢竟在網絡上并沒有地理上的片區概念。
其次是如何將全網交易分配到各個片區。如果劃分不好,很容易亂套。
另外一個困難是如何讓一個片區內的節點只維護分片內的賬本交易體系,同時又能保證整個系統的安全。畢竟整個系統本質上是一個大賬本,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
這個問題和上面一個問題有一些相似之處。人們的交易是隨意的,不可能限定在片區內,部分交易是內部交易,部分是跨片交易。這需要協調和統一記錄在以太坊的大賬本上。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以太坊的難度炸彈一再推遲。難度炸彈簡單來說就是快速增加挖礦的難度,讓礦工們無利可圖,并迫使他們放棄現有利益。如果搞得太猛,盲目升級節點,礦工們可能會硬分叉,甚至停止挖礦。
上一次以太坊分叉,以太坊創始人贏了,將原來的以太坊變成了以太坊經典。而這一次,他可能沒有那么有把握。
因此,他一再讓步,穩妥起見,將分片數量搞成了四個。這樣難度大大降低,過去一直說明年,但這次的明年還要再看。說不定會有戲。
以太坊是目前區塊鏈中最穩定、最有希望的項目,將來會全新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