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0|瀏覽:321
原作者:Albert Wenger,USV合伙人
編譯:gm,律動BlockBeats
一直讓我感到驚訝的一件事是,有相當多的人認為Web3或crypto絕對沒有任何可取之處。也許這是他們真正的信仰,也許這是對那些Web3支持者做出的極端反應,后者認為Web3帶來了真正的自由主義。而從一開始我試圖提供一個更全面的觀點,指出Web3可能帶來的好處和壞處,就像我在Blockstack峰會上的演講一樣。
然而,今天我想嘗試提供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說明為什么關注Web3是有道理的,而這需要先講一些故事,需要了解Web3顛覆性創新的本質。
已故的克萊頓(Clayton Magleby Christensen)將這種類型的創新描述為「破壞性創新」:該創新為市場提供了新的功能和有效方案,但反過來,也有可能會破壞與現有市場之間的聯系;因而在初期,該創新除了在某個維度有良好效用,但在其他的方面都可能會引發更糟的局面,不過該維度最終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而隨著創新被廣泛地采用,其他的方面也會逐漸開始變好。
此外,「破壞性創新」的一個示例是個人計算機(PC)。第一臺PC生產出來時,比現在的每臺計算機都要糟糕,它們的內存很少、存儲很少、CPU很慢、上面的軟件也很少、并且不能同時執行多項任務等;不過它們也有一個優勢:就是便宜。而這對于那些根本還沒有計算機的人來說,這很重要。
但也正是這種奇怪的組合使現有的計算機制造商(將大型機縮小到微型計算機)忽略了PC。他們只關注所有不好的部分,而忽略了積極的因素,或者在他們理解的范圍內,他們也試圖通過讓自己的產品更加便宜來進行競爭。但除了IBM,這些計算機制造商從未接受過PC,直到他們倒閉或被其他公司收購。
目前來看,區塊鏈也還是一個糟糕的數據庫。它很慢,需要更多的存儲和計算,沒有多少客戶支持。但同時它也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維度:沒有一個實體或一個組織可以控制它,正如人們試圖通過說它是「去中心化的」來表述這一維度,盡管效果還不佳。
好的,那么這與PC更便宜有什么不同呢?因為對某些人來說這很重要。為什么?因為大公司和政府擁有的大部分權力來自他們運營和控制的數據庫。例如Facebook可以決定誰可以從他們的數據庫中讀取和寫入,以及誰可以看到其中的哪部分,并且他們可以單獨更改此數據庫。事實證明,這也是Facebook在世界范圍內的權力來源。目前,許多人已正確地將這種權力視為問題,但卻還沒有看到原始網絡技術的結構是如何直接促成這種極端中心化的。
而回到互聯網的初期看看是如何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的,將會很有用。當蒂姆·伯納斯(Tim Berners-Lee)發明了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時,他釋放了我們現在認為的無許可發布,那時任何人都可以建立一個網頁,同時任何有瀏覽器的人都可以訪問它。這在當時是一個驚人的突破,因為此前幾乎所有的出版都需要通過出版商,由他來決定什么是否應該出版。雖然也有些人抱怨這會帶來一些損失,但我認為這對于許多以前被邊緣化或完全拒之門外的創作者和學習者來說,是一種獲得知識的機會。
此外,HTTP是一種無狀態協議,意味著協議中沒有直接內置內存,也就沒有數據庫的概念。因此,如果用戶想構建像購物車這樣可以容納多件商品的東西時,就需要在不屬于HTTP本身的某處實現數據存儲。而Marc Andreessen和他在Netscape的團隊發明了「cookie」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但遺憾的是,這種機制遠不如計算機科學家羅伊·菲爾丁(Roy Fielding)多年后在論文中提出的REST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現層狀態轉換)來得優雅。
同時,Cookie是與HTTP請求一起發送的文件,可以被Web服務器讀取然后寫入。在早期,人們會將購物車中的商品直接寫入cookie文件,但是由于這些文件本地位于客戶端計算機上,意味著人們無法在工作時在臺式計算機上開始購物,然后在回家后完成購物。
熱點:Crypto